■本报记者 周鹤琦
芳菲四月,春意盎然,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看到的是一幅幅凝心聚力、亮点纷呈的发展宏图,听到的是一声声逆势而上、奋发有为的时代强音,一个个富民强区的民生工程、一批批马力十足的重点项目、一片片美轮美奂的城市新景不断刷新着示范区发展新速度,升腾着示范区发展新气象,书写着示范区发展新精彩。
一张白纸绘蓝图、一片空地建新城。示范区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铺开”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一园三区”发展布局,抓关键、建机制、补短板、破难题,在克难攻坚中稳步前行,在苦拼实干中重点突破,全区开发建设全面展开,大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实现了转型、提质、进位的新进步。
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2017年,示范区将乘势而上,紧紧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一港三园一中心”发展定位,全面深化六大攻坚、以建设“一园三区”为载体,以大项目、大建设为总揽,着力实施大征迁、大收储、大融资,持续攻坚、持续突破,全面掀起示范区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热潮,为持续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项目建设驱动新引擎
在生机勃勃的示范区,项目建设高潮迭起,捷报频传:牡丹江路沙河大桥、北京万里伟业豫中南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焊花飞溅、机器轰鸣;3月17日,总投资41.5亿元的东湖及水系、庙陈棚户区改造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这些,无疑都是示范区全面深化六大攻坚、强化项目建设、推进“一园三区”建设的生动注解。2016年,示范区开工建设了两批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0.1亿元,全部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台账、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提升了省、市拨付的9000万元发展资金使用效率,撬动了47.9亿元的社会资金,撬动比率达1:50。同时,示范区研究出台支持区内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十条措施,规划了“双创”示范园区,出台入驻园区项目管理办法,鼓励现有12家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集群集聚发展。
临港产业园作为示范区当前的龙头工程、一号工程,致力打造成为公路港、水运港、铁路港和信息港“四港”多式联运、对接航空港的豫中南对外开放平台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临港产业园建设,示范区谋划实施了一批项目。其中,在建项目6个,总投资20.85亿元;已签约、即将落地项目8个,总投资近50亿元。
招商引资注入新动力
4月1日,总投资31.2亿元的中海油河南能源公司的分布式能源项目、三河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圆之福冷链物流公司投资建设的区域性冷链仓储物流项目集中签约,成为示范区招大引强的又一重要成果。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