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李文姣
教育,是用真诚弹拨灵动的音符,奏响一曲生命乐章。
教育,是用智慧凝聚明亮的色彩,渐变成一道炫丽的彩虹。
教育,是用师爱守护一片成长的天空。
弹指一挥间,杨静已立于讲台十三载。多年来,杨静始终坚持用爱浸润学生的心灵,用文化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求真知、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
坚守原则 严中有爱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因此在课堂上班主任的一个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善加利用便可以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杨静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赏识,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充满爱心,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一定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无穷的潜力,只要耐心开发,他们每个人都是无价之宝。”
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杨静一直担任低年级的班主任。班里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都是长辈的掌上明珠,每位家长都要求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多加呵护,而杨静则有自己的原则——在感情上亲近孩子,但在学习上必须扮演一位“严师”。杨静的“严”主要体现在学习上。在杨静班里,老师布置的适量作业,学生必须保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为了鼓励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杨静会经常通过校信通表扬一些作业完成较好和有进步的孩子。这对孩子是一种鼓励,家长也能了解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家长都重视学习,孩子们也会跟着重视学习。
在课堂上,杨静着力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充分向课堂40分钟要学习质量。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杨静利用小印章、小贴画等奖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乐学、爱学、善学。这个方法使用多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注重差异 耐心辅导
低年级教学工作是繁琐的、辛苦的。孩子们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而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又是开学初的重点、难点,为了让孩子们学好拼音,杨静经常扯着嗓子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们拼读。十几年下来,她的声带水肿,过不了几天就要吃药雾化,否则就会声音嘶哑、疼痛难忍,但她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耽误一节课,反而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当然,她的点滴付出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肯定与赞扬。
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杨静说:“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最起码在我带的班里是这样。面对学习上较‘差’的孩子,我不抱怨、不急躁,而是进行个别辅导,在辅导中鼓励,在鼓励中辅导,同时期待他进步。”对待这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杨静一向很有耐心。经她辅导一段时间之后,那些孩子虽不至于后来居上,但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让杨静颇感欣慰。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孩子,同时也允许孩子之间存在差异。
班里几十名孩子性格各异,有的一遇到问题就显得很脆弱。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杨静要求自己关注每个孩子,在他们心中尽量做到如师如友。班上的孩子生病需要照顾时,她会像妈妈一样在他们身边嘘寒问暖;冬日里的第一场雪,孩子们想玩耍时,她会像伙伴一样陪他们一起疯;当孩子们登台表演时,她又会像他们的粉丝一样为他们呐喊助威。当孩子们遇到困难伤心沮丧时,她又会像知心姐姐一样听他们诉说,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就这样,在杨静的努力下,班里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她产生亲近感和依赖感。
面对自己年幼的孩子,杨静觉得十分愧疚,因为她对学生的付出比对自己孩子的付出还要多!由于忙于工作,经常早出晚归,孩子生病了她都无暇顾及。时间久了,孩子得了慢性鼻炎。每当听到孩子吸鼻涕的声音,看到孩子吃药,她的心里都十分不是滋味。
杨静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获得了各项荣誉,曾先后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召陵区优秀教师、召陵区师德先进个人、召陵区实验小学优秀班主任;在省、市优秀论文评比、优质课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所带班级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所教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杨静甘愿长立三尺讲台,在一方黑板上绘制动人的五线谱,为学生弹奏美妙悦耳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