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要卖给你一份“绝对保本、回报超高”的保险产品,还不能提供正式保单和保费发票,那你多半遭遇了非法集资。广大消费者要警惕各种披着保险外衣的非法集资陷阱。
1.认清假借保险名义的非法集资陷阱
消费者要着重防范以下假借保险名义的非法集资陷阱:保险从业人员或保险业外人员以保险公司名义,推介非保险金融产品。这些产品有的混淆保险产品与所销售的其他产品性质,有的以保险公司的信誉为非保险金融产品提供虚假担保,以高收益诱导消费者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以获取资金购买非保险金融产品。
2.如何避免陷入非法集资陷阱
消费者必须有正确的保险理念。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在于风险保障,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均会严格按照保单合同履行相应承诺。非法金融产品承诺的收益虽高,但高收益一定伴随高风险。根据法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利益不受法律保护,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人自行承担损失。
3.遭遇疑似非法集资怎么办
消费者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高息保险,不要被小礼品打动,不要接受“先返息”之类的诱饵;不要相信任何以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项目投资和购买股份等为名目并承诺高额利息或回报的借款行为。
4.做好“两查两配合”
在投保、消费过程中,只要做到“两查两配合”,就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受非法集资所害。
首先,要“查产品”。买保险时,通过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及保险公司网站或者致电保险公司客服人员等方式,核实所购买保险产品的真假。
其次,要“查单证”。交费后,要求销售人员及时提供正式保单和保费发票,认真鉴别保险单证的真伪:真保单上有保险公司印章且为电脑打印,不应有人为改动、手写的地方。
再次,要“配合做好缴费”。消费者所交保费超过1000元时,应选择银行转账或者到保险公司营业场所缴纳,不要随意将现金交给公司人员。
最后,要“配合做好回访”。消费者购买分红等新型保险产品后,要积极配合公司回访,确保利益不受损害。如果购买上述保险产品未接到回访或者发现从业人员存在非法集资嫌疑,可以向保监局或公安机关等部门举报。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