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薛宏冰 通讯员 梁 娟
日前,记者初次见到临颍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察一科科长曹峰涛,眼前的男子格外普通,板寸短发、胖乎乎的身材,穿着普通的T恤,而浓眉下一双明亮的眼睛显得格外有神。当了解到他的事迹后,记者肃然起敬。这名36岁的男子,是一名有勇有谋有担当的反贪骁将,他的故事是现实版的“人民的名义”。
有勇有谋
展现反贪骁将真功夫
“刚把父亲在医院安顿好。最近我都往返于漯河、临颍两地办案,这两天正是办案的关键期……很累,但对于贪污腐败分子,我们要坚决查办。”5月8日,记者电话补充采访曹峰涛时,他的声音略显沙哑,但语气坚定。
工作中的他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敢办、能办大案要案。反贪工作,往往要面对手握重权的一把手,他们官职、地位高,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手段狡猾,经验老到,跟他们交锋,需要智慧、胆量,更需要意志。对临颍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主力办案员曹峰涛来说,审讯就像是一场场“暗战”,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刀光剑影,最不能输的就是气势。
他曾办理一起河南某高校原院长、党委副书记胡某受贿案。胡某就是典型的高学历、高智商官员。一开始,胡某的对抗意识强烈、心理防线牢固,以沉默对抗压力,办案人员不断吃“软钉子”。
接到任务后,曹峰涛第一时间赶到案件调查组,与其他案件组成员一起分析案情,研究侦查方案,协同案件调查组从外围入手,收集各种证据,三个月后,充分证实了胡某利用职务便利,将其分管的业务指定给多名涉案人员,并从中收取巨额款项的行为。
案件进入司法环节后,胡某不能接受事实,抵触情绪严重。曹峰涛调整讯问方式,先从亲情入手,情理交织说服,攻其心理薄弱处,一旦胡某情绪有所动摇,逐步升级,摆出已查实的犯罪证据和事实。在情理和铁证面前,胡某再无防卫之力,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受贿49万元的犯罪事实。随后案件的办理,势如破竹。
临颍检察系统的同事评价曹峰涛时,只用了一句话:“侦查一哥,有勇有谋有担当!”
这跟曹峰涛的经历有关。他原是一名军人,曾在某部队担任连级干部,2008年从部队转业后到临颍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工作,2012年被借调到该院反贪局工作。一年后,因表现突出,被破格提拔为侦查科科长。工作期间,他多次被省纪委、市纪委点名抽调参与多起重大案件的侦查工作。
“责任、荣誉、使命”,这六个字,是部队生涯给曹峰涛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9年间,曹峰涛已实现从转业军人到反贪骁将的成功转型,9年来,他参与查办贪污贿赂职务犯罪80余起,涉案人员100余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数字背后,蕴藏的是曹峰涛的汗水,更是他不畏艰苦、勇往直前品质的具体表现。
带伤冲锋
书写党员干警忠诚
初次见到曹峰涛时,记者还发现他走路的姿势有点奇怪。一问才知道,他的腿曾在办案中受过伤。
2016年3月,他在回院办公室查卷时发生了意外。当时他抱着一箱卷宗上楼梯,脚踩在刚拖过的楼梯台阶上,不料打滑跪在了台阶上。因心里装着案子,他整理好卷宗,若无其事地回办公室查卷去了。没曾想第二天,他的腿部却疼痛难忍不能行走,到医院检查,被告知韧带严重拉伤,要把双腿打石膏静养两到三个月。
“静养?那案子咋办?案件正是突破的紧要关头,咋能因腿伤就离开?”在医院处理了伤腿后,曹峰涛忍着疼痛,不顾同事和家人劝阻,再次回到了办案一线。
当时他正在调查临颍县某局娄某涉嫌贪污、受贿一案,这是一个窝案、串案,涉案金额较大,牵扯人员较多,而且涉及人员都处在关键岗位,若处理不好,将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曹峰涛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带领办案组迅速进入战斗模式,展开紧张而有序的调查。白天去看守所问讯、走访,晚上查账,整整两个月,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最终,顺利取得了固定的证据,零口供查证、查实了娄某、贺某等7人的犯罪事实,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万余元。
因为腿伤没有得到修养,他的腿落下了后遗症,天稍微凉点腿就疼,走路多了腿也会疼。“案子破了,啥都值了!”对此,曹峰涛不甚在意地说。
刻苦学习
彰显反腐斗士精神
“峰涛非常刻苦,他身上有军人的优秀品质,像个斗士,干起工作来特别拼命,把工作交给他,我很放心。”临颍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局局长谢明起告诉记者,“他4次报名参加司法考试,3次都因工作没考成,去年9月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参加了一次考试,刚下考场,又回来办案了,一直忙到2017年春节前。”
“司法考试的知识面很广,根本没时间复习。案件来了,我作为案件承办人必须得拼、得上!”曹峰涛坦言。
熟悉司法考试的人都知道,它被称为第一考:题目量大、难度高、通过率低,尤其是对于非法学专业的考生而言。部队出身的曹峰涛,在被分配到检察院之前,对法律知识可谓一窍不通。
曹峰涛深知反贪工作是一项知识性、智力性很强的工作,没有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是很难圆满完成任务的。为办好案件,他利用办案间隙,钻研侦查业务,对办案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书本和老同志请教。扎实的理论功底加上他在办案过程中既敢于办案,又善于办案,使曹峰涛成为临颍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的办案能手,并成功办理了更多的贪污贿赂案件。
对于如何做好反贪工作,“其实也没什么诀窍,要有热爱和付出,再有就是细致和耐心。”曹峰涛为自己的反贪工作作了注解。
在狠抓办案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他带领反贪干警与当地金融、电力等单位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共同开展预防犯罪工作;走上街头传播法律知识,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职务犯罪案件;还深入有关单位通过上法制课、召开座谈会、发放检察建议等形式,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
坚守原则
践行反贪职业操守
反贪工作处在风口浪尖上,如果办案人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决心,就很容易在侦查案件过程中出问题。
随着中央反腐节奏加快,曹峰涛参与办理的案件也逐年增多。通常很多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刚一立案,各色人等就纷至沓来,有打听案情的、有拐弯抹角说情的,甚至还有威胁恐吓的。
他一概不为所动,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对此,亲戚朋友不理解,说他不近人情的也有。当他因为办案向一个亲戚开出十万元罚单时,“脸黑”的骂名更是远播四方,而打听的、说情的却渐渐销声匿迹。
“做人要堂堂正正,尤其是反贪工作,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上无愧于国家,下无愧于百姓。”曹峰涛说。多年了,他参与办理的案件,没有一起错案、没有一起人情案和关系案。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名反贪人员,在办案中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既有秉公执法的侠肝义胆,也有人性化办案的似水柔情。
每次到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时,他都要捎上一些水果、食品。他说,被查处的犯罪嫌疑人中有些也曾为社会做出过贡献,他们犯了错误,自己也后悔。作为办案人,要充分掌握政策,文明办案,不仅要让被查对象依法受到惩处,还要让他们真心悔过,才能真正取得办案的最佳效果。
这样的办案态度,使不少有抵触情绪的犯罪嫌疑人幡然悔悟,被他所感动,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
大家小家
舍得之间显真情
大家都说反贪工作很难,其实难的不仅是案件侦办的过程,更在于面对“忠孝难两全”时的无奈,在于总是让家人“早点回家”的希望落空,在于亏欠亲人的自责。
每遇大案,反贪部门全体干警都不分节假日,吃住都在办案一线,全力以赴开展侦查工作,“白加黑”、“五加二”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每次突审案件,往往伴随的也是长达数日的连轴转,作为案件主办人,曹峰涛既要组织审讯突破,也要参与外围取证,在他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思考下一步的侦查取证方案。
对此,曹峰涛的妻子开始很不理解。因为很难想象,两个同在一个县城工作的人,却基本没见过面。尤其去年他们7岁的儿子生病住院半个月,曹峰涛却一心扑在案件上,直到儿子康复出院也没能去医院看看儿子。
“妈妈,我是不是俺爸的亲孩儿啊!”当从妻子口中得知儿子的疑问时,这个铁血汉子禁不住掉下眼泪。
对妻子和儿子,曹峰涛是有亏欠的,对父母和亲人,他亏欠的也不少。曹峰涛和父亲都是独生子,不久前,曹峰涛八十多岁的奶奶生病住院,而他还在办案,只有父母、妻子照顾老人。曹峰涛的父亲有冠心病,一天内要服药7次,父亲咬牙坚持了几天,实在坚持不下去才跟他打电话,约定等奶奶出院,曹峰涛就陪自己去郑州做手术。“五一”前,奶奶出院了,曹峰涛挤出时间陪父亲去郑州做了手术,手术结束后,他在父亲的病床前坐了一会,就又匆匆赶回漯河办案了。
对曹峰涛来说,反贪局和办案基地就是他的第二个“家”。为了这个“家”,他必须有付出和担当。经过院领导一次次对其家人的关心、慰问,对曹峰涛的工作,家人也逐渐表示理解、支持。
有人曾问他,你们检察人员的收入太低了,而且收入跟付出不成比例,你何苦把青春浪费在检察院呢?他都微笑不语——反贪事业对他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是为人民的事业,更是一份神圣的职责和使命。为了这份事业燃烧青春又何妨!
“我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团结拼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良好风貌,这支队伍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讲奉献,敢于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挑战、敢于胜利。曹峰涛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他公而忘私,践行反贪职业操守,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我为有这样的队伍、有这样的干警深深感到骄傲和自豪。”临颍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旭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