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通讯员 姜科峰
“源汇区农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让人震撼,让人欣喜!”5月12日,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源汇区召开,每个观摩点都是一道风景,让人看得见新景色、新变化、新风尚。众多与会人员直言,现场会带给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美。美在哪里?美在乡风民风,美在人居环境,美在文化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源汇区坚持农村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同振,以建设文明家园示范工程为抓手,以整治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为着眼点,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大批“五美”(风尚美、人文美、环境美、生活美、生态美)村镇不断涌现,全区农村发展和谐稳定,文明守礼蔚然成风,文明之花芳香四溢,引领着源汇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抓机制 重建设
文明新村处处景
新农村是什么样?5月12日前,参加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现场会的代表们心中都有个问号。答案,在现场会上揭晓。
来到源汇区大刘镇大陈村,一个美丽的小花园首先映入众人眼帘。一路前行,一栋栋崭新的民居矗立两旁,一条条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路边花草树木青翠欲滴,村广场更是洋溢着浓浓的文明味儿……“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俺大陈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陈村党支部书记陈瑞祥言语之中满是自豪。
一点一滴扮靓家园。所到之处,无论是大陈村,还是蔡庄村、何王庄村,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目之所及,是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这几个村的变化,只是源汇区广大农村变化的小缩影。源汇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建设文明家园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全区69个行政村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班子成员分包乡镇,全区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建立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中转运输机制,职责明确,定岗到人;各行政村绿化、美化、硬化、亮化“齐步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仅去年一年,源汇区就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硬化道路7公里,新建文化广场十多个,栽种树木2万多棵,粉刷墙壁15万平方米,手工绘制宣传图画10万多平方米,制作宣传栏3500平方米,书写墙体标语4000多平方米,清运垃圾2000余万吨,基本实现了乡村街巷文明有序、环境优美,达到了“三无一规范两眼净”的标准,文明新村活力迸发,处处皆景。
抓宣传 重教育
文明氛围溢乡村
源汇区农村之美,美在如诗如画的村容村貌,(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