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6月6日 星期

千亿大产业让漯河美食香飘世界
——我市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巡礼

■本报记者 梁晓峰

日前,一则喜讯传遍沙澧大地:“双汇”成功入选2017年中国品牌100强,居第67位。

这是继今年5月1日入围首批“CCTV中国品牌榜”后,“双汇”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

一根火腿肠,改变了中国肉类行业的命运;一个优秀的企业,铸就了一个城市的荣耀……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厂,到阔步进入世界500强、风光上中国品牌榜,“双汇”的发展,是我市食品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缩影。

今日的漯河,拥有各类食品企业7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1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35家、超50亿元企业3家,双汇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中大生物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色素供应商,路得生物成为国内领先的秸秆全元素综合利用企业,形成了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果蔬加工、休闲食品和饮料制造五大优势产业,以及食品包装、食品机械、食品辅料、食品物流、食品会展五大配套产业。2016年,全市食品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1771亿元,占全省食品产业的六分之一,成为全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高端定位 引领发展

多年来,立足农副产品丰富的实际,我市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农业办工业,把食品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选择。特别是近年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致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推动食品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变,阔步向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迈进——

产品由粮食加工、饮料制造等“原”字头食品向精深加工食品、绿色食品、功能食品等高端化发展,产业由食品制造向原料生产、食品辅料、食品包装、食品机械等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和食品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年产销肉制品680万吨、世界第一,日产休闲食品3500吨、全国第一,年加工转化粮食1200万吨、全省第一,年加工饮料330万吨、全省第一,火腿肠、冷鲜肉、麻辣面制品等单品产销量全国第一。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2类食品行业中,漯河拥有18大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实现了食品工业的原料基地化、产品系列化、销售网络化、企业集团化、产业国际化。

科学规划 集群发展

依托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东城产业集聚区等,全力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和中国食品产业基地。与中食协合作,以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主建设了全国百强食品产业园,先后招引了可口可乐、美国嘉吉果糖、台湾统一、旺旺等境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形成了名企名牌集聚效应。

招引闽商扎堆发展,以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为主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休闲食品产业园,园区汇聚了亲亲、盼盼、巧巧、华冠等多家知名休闲食品企业。

以延链补链为主,在东城产业集聚区建成了食品配套产业园;以健康高营养食品为主,在淞江产业集聚区建成了大健康产业园。

目前,临颍县、郾城区、源汇区成为“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区”,临颍县还荣获“中国休闲食品之都”称号。全市食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河南省著名商标49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7个,进驻美国嘉吉、可口可乐、日本火腿株式会社、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15家,统一、旺旺、华冠养元、雅客等行业百强企业56家。

(下转2版)

图为双汇工业园。 万红卫 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