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6月7日 星期

源汇区:“三夏”服务到田间


■本报记者 刘 丹

通 讯 员 韩中玉

麦收时节,源汇区的田间地头,麦浪滚滚、机器轰鸣,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无人机助力秸秆禁烧

6月4日,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无人直升机在源汇区大刘镇南王村田地里飞上天空,开始进行秸秆禁烧巡查。源汇区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利用一架多旋翼无人机,配合秸秆禁烧专项行动,对田间重点地段进行监控。据介绍,该无人机飞行半径5公里,每次可续航20分钟。“借用无人机远程监控,不仅可以跟进机收进度,而且可以远程监控火情,短短几分钟,整个南王村都一览无遗。”源汇区人民法院禁烧工作队员陈戈说。

连日来,源汇区利用“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等方式,多管齐下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在健全区、乡、村三级禁烧组织的基础上,源汇区在四个乡镇建成投用了“蓝天卫士”监控系统,使人防加技防有效结合。据了解,“蓝天卫士”系统依托移动通讯部门基站铁塔资源,在基站铁塔顶端安装20个高清网络摄像头,通过基站光纤宽带连接至“千里眼”平台,实现对铁塔周围数公里范围农田360度24小时的全天候监控。一旦发现疑似火情,监控平台就会自动报警,值班人员初步确认后,就会通过“蓝天卫士”监控系统第一时间通知秸秆禁烧工作人员前往处置。

农机服务 随叫随到

“俺的收割机出现问题了,你们能不能过来看看咋回事儿?”6月3日晚上7点多,正在大刘镇白寺村收割麦子的机手骆连合在“源汇农机服务” 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息。“好的,请发送你的位置,我们马上就到。”10分钟过后,源汇区农机服务车就到达现场对收割机进行“会诊”。很快,联合收割机又开始在麦田里穿梭了。为了搞好今年麦收,源汇区将本区和外来的农机手全部纳入微信工作群,利用微信为“三夏”农机手提供综合服务,同时,还开通“农机110”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全天候流动供应和跟进维修。农机服务车深入田间地头,随时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农机手只需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农机服务队就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村村都有党员志愿者帮扶队

“俺家的小麦全部收完了,是源汇区委宣传部的党员志愿者帮咱收的。”大刘镇徐庄村村民邹大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夸起了前来帮忙的志愿者。“三夏”时节,源汇区把“主题党日”活动安排到田间地头,以各单位的扶贫工作队、禁烧工作队为骨干,在各村组建了党员志愿者帮扶队,帮助外出务工家庭、困难家庭抢收抢种,解决“三夏”难题。“我们在地里一干就是半天,真是又热又累,但想想老百姓丰收的喜悦,这点累也不算啥。”源汇区委宣传部驻徐庄村第一支部书记崔东升边说边擦去脸上的汗水,扛起一袋麦子又忙活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