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6月7日 星期

文明建设结硕果
——郾城实验中学创建精神文明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 朱 红

郾城实验中学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人人参与争创,各学科全面渗透,培育出来的校级文明科室和文明个人分别占总数的75%和80%。

精心组织

让活动健康发展

郾城实验中学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到了“加强领导 全面规划 全盘启动 从严监控”的16字原则,“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已成为该校最权威、最具实力的一个机构。

郾城实验中学校的《创建文明单位规划》中科学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七项任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学校以《文明单位评价标准》为准则,实践活动自始自至健康发展,确实收到了以创建文明单位统揽全局,发挥了“纲举目张”作用。

培养习惯

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

教育的真谛在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习惯养成性格 性格决定着命运”。因此,学校遵循“先成人后成才 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目标,以开展“做文明人、现代人、爱祖国的人”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郾城实验中学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做文明人的突破口,通过在校园内普设礼仪岗,让学生在“以情激情 以爱换爱”的氛围中自我体验。让学生礼貌待人,提升文明素质。

学校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工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意识、法制纪律观念、时间效率观念、抗挫折能力及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郾城实验中学每学期初进行的行为规范强化月活动中,全体学生认真对照《合格的郾城实验中学学生标准》、《郾城实验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郾城实验中学学生量化考核标准》、《郾城实验中学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标准》,迅速摆脱假期中懒散和不规律的生活学习状态。

学校的学生值周制和行为规范监督岗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提高了能力,培养了自律意识、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学校各级各类学生干部的竞选,培养了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公平竞争的意识。班会、夕会的系列化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习惯。

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和“连心桥”心理咨询中心的开办,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自郾城实验中学“连心桥”心理咨询中心开办以来,先后通过书信、电话、当面交谈等方式接待了1500名学生咨询。

最后,郾城实验中学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从爱学校、爱班级、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做起,做爱祖国的人。

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的爱心、孝心

郾城实验中学落实了校园希望工程,让贫困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今年师生共捐款12000多元,资助105名学生。学校要求每人每天做一件好事儿,如捡拾一片纸屑、帮助教师拿送教具、整理教室和桌椅、擦洗教室门窗、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等。郾城实验中学举办了“双休日在家 我为家长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孝心和爱心。学校学生在“读好书、观看优秀影视片”活动中,受到了历史文化的熏陶和优良传统教育,增强了责任感,增加了学习动力。

郾城实验中学的升国旗仪式是该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亮点。从主持人、升旗手的确定,到出旗、介绍升旗手、国旗下五分钟演讲的过程等全都由各班轮流组织,内容和形式每周都各具特色。围绕重大节日举行的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书画比赛、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在增进师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作用。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学校已形成“班班争创文明班级、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态势。

郾城实验中学利用学校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诚信教育”“三讲一树”“送教下乡”“五进社区”“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使该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两年来,学校评出文明学生等荣誉称号者6100人、文明教职工316人,分别占师生总数的80%和79%。另评出文明处室10个、文明班35个、文明楼院1个、文明家庭50个、学习型家长32个。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