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三项重要指标突破千亿元大关;
★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保持或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环保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
★脱贫攻坚年度目标圆满完成。
尤为振奋的是,我市在国务院开展的贯彻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第三次大督查中再次受到表扬,成为全省唯一受到表扬、全国唯一连续两年受到表扬的城市,漯河在全国的影响力持续提高。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1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分别是2012年的1.3倍、2倍、1.7倍、1.8倍和2.1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0.4亿元
是2012年的1.4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亿元
是2012年的1.8倍
六项重大攻坚实现突破
项目招大引强取得重大成效
2
•共引进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66个,完成投资190亿元
工业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72.5亿元,是2012年的3.2倍
骨干企业群体快速壮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29家,比2012年增加177家
•双汇母公司万洲国际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食品企业
服务业发展加快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4%,比2012年提高4.8个百分点
•服务业税收达到55.5亿元,是2012年的2.6倍
县域经济实力增强
•临颍、舞阳两县的经济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3倍和2.3倍
•城市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76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加18平方公里和14万人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3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8.7亿美元、利用省外资金94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30.5亿美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2.7倍、2.6倍和2.1倍
•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9家
•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比2012年提高6个百分点
•取消、下放479项行政审批事项
•市场主体达到9.2万户,比2012年增加3.2万户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4
市区建设
城市改造
绿化覆盖率
城市交通
农村改造
•城市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成效明显,累计建设安置房317万平方米
•新建国家4A级景区3个
•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2%和3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
•新开通城市公交线路9条
•新配置新型节能环保车辆260台,群众乘坐公交更加方便
•市区新建、改造134条道路、7座沙澧河大桥和一批供气、供水、排水、环卫等设施
•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0万吨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8%
•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525公里,新解决9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成功创建6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17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257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87元,比2012年增加6186元
•城市低保标准每月515元,农村低保标准每月247元,
分别比2012年提高215元和117元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每年400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年3000元,
分别比2012年提高1520元和1500元
•新建保障性住房8.8万套,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6平方米,
比2012年提高3.1平方米
•新增学生学位3.2万个、医院病床6641张、养老床位2226张
今后五年攻坚发展奋发作为
今后五年,我市面临着继续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推进提质发展、加速经济转型、促进共享发展、增加人民福祉等多重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市委确定的“四个聚焦”工作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为统揽,着力壮大总量增强实力,着力优化结构加快转型,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持续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确保再上“两个大台阶”、四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更大贡献。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 再上一个大台阶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人民生活水平 再上一个大台阶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0万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上学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产业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成为全省排头兵,产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发展动能转换走在全省前列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2%。改革全面深化,成为全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开放平台和开放机制基本完善,中原地区内陆开放高地基本形成。
城乡建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60%的行政村成为美丽宜居村庄,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创建国家健康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城市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成为全省标兵,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全省标杆。
生态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生产生活绿色、低碳水平显著提高,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城市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大幅提升,中原水城、生态绿城基本建成,漯河成为全省最宜居、宜业的城市之一。
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
2017砥砺前行再谱新篇
2017年的主要目标
1
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6
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
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8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9
质量效益指标稳步提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
5
★必须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必须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 ★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
目标催人奋进 漯河前程似锦
2017年
五项工作促发展
坚持以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转型提质发展为目标,持续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优化供给结构,释放需求潜力,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攻坚,以推进食品行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市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继续抓好“去降补”,扩大有效需求,优化工业结构,发展壮大服务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人民群众福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利民惠民的实事,多解决一些群众牵肠挂肚的难题,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办好“十大实事”。
坚持以创新开放改革为途径,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把培育新动能作为事关漯河前途命运的大事来抓,争当全省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展现“内陆特区”新辉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双向”开放,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持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理念,统筹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发展新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抓好生态绿城建设,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发展好循环经济。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握“总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好“四张牌”;必须坚持“总基调”,突出稳增长保态势,在稳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提质发展,加快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必须用好“总抓手”,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