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6月16日 星期

如何“解救”数学学困生


■源汇区许慎小学 鲁国旗

一般情况下,在校小学生的智商高低相差无几。同一本教材、同一种教法、同样的教学环境、同一个数学教师,施教于同一班级,却产生学优生、学良生、学困生等成绩迥异的群体。

原因何在?

所谓学困生,大多数是因为自尊心受到某种伤害后,厌学情绪急剧膨胀、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好逸恶学不思向上、家庭生活环境欠佳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要实现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小学数学学困生,教师绝不能弃而舍之,而应当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精准科学的教学方法、舒心的语言,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重新享受到正确解答数学题的快乐。

赏识之门莫关闭

激励之语不吝惜

小学数学学困生并非天生,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当一个学生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时,也就等于失去了最好的数学老师。一个失去最好数学老师的学生,又怎能把数学学好呢?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关键是教师应对其准确把脉,找出症结所在,以博学儒雅之气、和颜悦色之势善诱开导。千万不能凶神恶煞般地训斥责怪,讽刺挖苦学困生,严禁他们幼小稚嫩的心灵再次受到刺激伤害。教师应引导、帮助学困生降低并最终消除学习数学的枯燥乏味感,恐怖厌恶感;应当为学生创设各种成功体验的情境,帮助学生重燃当初学习数学的激情。如在教“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批改作业时进行分析:学困生作业的所错之处并非智力因素所致,完全是由于他们基础知识太差或粗心大意所造成的。通过设计典型例题精讲多练,学困生的成绩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他们的表现,教师进行及时准确的正向评价,使他们树立努力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法指导得当

走出误区敞亮

小学数学学困生并非个个学习不努力。有些学困生学习数学废寝忘食,和有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相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学习效果始终不佳,欲速则不达。这类学生的问题在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对概念死记硬背,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研究学困生,学会利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数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迁移能力。解题的重难点是寻找题目中正确的数量关系后列出方程,当学生看到未曾做过的应用题且又无公式可套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分析、寻找题目中正确的等量关系,却还是乱麻一团,始终难以理顺。于是,被迫放弃解题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此内容时,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寻找题目中正确的等量关系。将解题的正确方法进行不断地强化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有效方法。

经验靠积累 实践出真知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由于他们疏于数学实践活动,消极懒惰的行为导致他们学习数学的效果较差。因此,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根本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思维,找出自己学困的问题所在,并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找出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改进策略。在实践积累中,不断取得学习的进步和发展。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学生只记住圆的面积公式是:S=兀R2。当把面积推导原理和公式运用到变式练习或实际问题时,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大型音乐喷泉旁,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场地。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自己动手测量,找出各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的半径,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由此再计算出周边各个大小不同的圆环的面积。通过实践,学生积累了经验,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快乐。

学困生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个性和独特的闪光点。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或诸多因素暂时处于落后状态。只要为师者知识渊博、施教得法,“解救”小学数学学困生不是问题。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