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6月27日 星期

《白鹿原》观后


■李树友

当笔者看完《白鹿原》最后一个镜头:老态龙钟的白嘉轩站在成片的麦田里,摸着麦穗陷入沉思之中,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为该剧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电视剧《白鹿原》大体尊重原著的史诗品格,基本上保留了原著的主要内容,同时在原著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观众的心理需求和电视剧艺术的特点,对原著的一些人物和情节进行了改写和创造,在内容的某些方面作了开掘、深化和充分展开。总体上看,电视剧《白鹿原》思想上具有相当的深度,艺术上有感人的力量,具有史诗的气魄。

电视剧《白鹿原》的改编更重视当代性,剧中的人物和生活,特别是思想、精神和问题的指涉,都能唤起我们很多的想象,激发我们很多的思考。比如白鹿村人种罂粟突然发财了以后的精神迷茫,怎样活人,知行分裂和知行合一,革命与反革命,乡约与乡村治理,民治与官治,乡土社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等,是曾经的问题,似乎也是今天的问题,甚至也是明天的问题。 电视剧《白鹿原》表面上是在反映白鹿两家的宗族、权力、土地和情感冲突,然而,本质上呈现的却是古老的宗族文化冲突;原上百姓和县衙之间的冲突,显性层面是一种生存冲突,但隐性层面却是官场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冲突;鹿兆鹏和岳书记之间的冲突,代表了革命文化和反革命文化的较量;黑娃、田小娥与白嘉轩、鹿子霖的斗争,白灵和王家的博弈,体现了新伦理文化与旧道德文化的强烈碰撞;一切权力归农协与族长制度的对立,又是民主自由文化对专制文化的一种强行撕裂;在白鹿原上,一切的爱恨情仇和命运陡转,其实都是文化冲突上演的一幕幕风景,不断发生的斗争戏只不过是文化冲突的一个个案,而文化冲突又是许多个案矛盾的背景和基础。

该剧的成功之处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人物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冷先生、鹿三、田小娥、黑娃、鹿兆鹏、白灵等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丰满的性格,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于荧屏之上。而且,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立存在的意义,都有自己出没的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他们在人物关系和情节网络中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结。

该剧的人物情节设置颇具匠心,如白、鹿两家本系同族同宗之间的明争暗斗;白嘉轩与鹿三之间的主仆“义交”;黑娃与小娥的悲惨生死恋;白灵与鹿兆海、鹿兆鹏兄弟的并非三角的爱变婚恋;以及直到该剧结尾还给人留下悬念的白孝文的反复一生等,诡异跌宕,蕴意深邃。

让笔者动心动容的是,编导通过一系列斑斓多彩、奇突警拔、令人震惊心悸的情节设构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于:不仅有白嘉轩洞若观火、鹿子霖精于算计、田福贤老奸巨猾,还有冷先生的精诚所至、朱先生的学究天人、白灵的铁肩担道义、兆鹏的只要主义真。在情节推进中,人物的意志都被编导放置在“人生与世象”的大网之中。每个人物都在世象中挣扎,每个灵魂都在矛盾中生成。任何人都会遭到命运的暗算,任何人都受时代风潮的侵袭,并且影响着所有人。

为追求史诗效果,全剧的画面精美讲究,很多大的景观和场面震撼人心,如白鹿原全景、山川风物、割麦场景、西安围城后掩埋死者的万人坑、祈雨场面等,给人的视觉冲击极其强烈。

电视剧开场宏大,皑皑白雪覆盖着黄土地,马车奔驰在辽阔的原上,牌坊矗立在苍茫天地之间,再加上丰收时节原上麦浪滚滚,麦客割麦的恢宏场景,让人不禁对陕西风光有了鲜明的印象。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原上盛景,让许多观众盛赞“大气”、“精致”、“美如画”。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