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金融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7月13日 星期

半年理财市场收益率节节攀升
货币基金与理财产品成“网红”

2017年上半年,什么投资理财产品最为光鲜?仅从收益率变化来看,货币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难分伯仲,均成为理财市场的“网红”,吸引力远超股票、黄金等传统理财产品,个人投资者比例明显增加。

包括渣打、汇丰、恒生银行专业理财师在内的人士认为:金融市场波动、流动性偏紧预期下,下半年两类产品的收益率大概率将在高位波动,建议投资者同时增加两类产品的配比,稳健型投资者可以更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保守型投资者可以更多购买货币基金。

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达5.2%

上半年理财市场,货币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在节节攀升之中。其中,货币基金进步最大,年化收益率从2016年下半年的2%~2.8%的普遍水平突飞猛进翻倍,至2017年6月底、7月初,达到了4%~4.5%的普遍化水平,少数产品的收益率甚至超过了6%。

银行理财产品的进步虽然没有货币基金那么大,但其达到的收益率数值更胜一筹。由2016年底的4%左右的年化收益率,振荡上行至今年6月底,普遍在5.2%上下的水准,保本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普遍突破了4.5%,可谓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记者调查本地市场后发现,在过去2~3个月时间里,普通市民对于货币基金的购买热情更高,其流动性强、购买起点低的特点广受白领投资者欢迎。而银行理财产品中的浮动收益产品要比固定收益产品更加受到欢迎,因为部分产品确实获得了超过7%的收益率,吸引了散户目光。

流动性偏紧趋向提升收益率

为什么两类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上涨?市场上的资金面偏紧应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资金需求量大而流动数额不足,会导致融资成本上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也因此上涨。

对于下半年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要求执行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专业人士普遍预期,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依然会延续,也就是说,货币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大概率将维持在较高的收益率水平,甚至还能再进一步。而在股市未来走势或分化的背景下,两类产品甚至可以成为股市下跌时较好的蓄水池,也是普通散户比较适合购买的理财产品。

中等收入家庭不妨增加货币基金的配置

一家理财机构CEO罗元裳认为,现阶段,普通中等收入家庭不妨增加货币基金的配置,布局长期业绩稳定优秀的货币市场型基金,而对主动管理型债券基金的配置则可以稍微降低。

“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或好于“股票+偏股基金”。从普通散户的角度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与货币基金的主要差异在于投资期限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处在“封闭”状态,有期限限制。但货币基金则与其他基金产品一致,是一种开放式流动的产品,买入之后可以自由、随时卖出。由于具有买卖方面“赎回”的优势,惯常情况下,货币基金的可期待收益率不如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井 楠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