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楼市金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7月25日 星期

深化两个服务 扩大受益范围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纪实

家是温馨浪漫的居所,也是遮风避雨的港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既是无数人为之奋斗的梦想,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万千缴存职工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契机,紧跟中央、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步伐,以全心全意服务缴存职工、全力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为宗旨,以“使居者有其屋”为总目标,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助力缴存职工实现“安居梦”,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强意识、提水平

全心全意服务缴存职工

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社会形象。漯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关键点,高度重视服务工作。将优化服务工作和年终考核相挂钩,明确工作任务及目标责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面改善服务作风,确保了文明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是深化学习,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开展道德大讲堂、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家风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占领思想主阵地,自觉转化为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爱国奉献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有效提高干部职工政治文化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有力推进了服务作风的不断改善。二是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中心一直致力于为全市缴存职工提供便捷的缴存、提取、贷款服务,保障职工购建住房改善居住条件需求。积极建设服务型单位,高度重视服务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行便民措施,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全市缴存职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三是广推惠民政策,扩大受益范围。多年来,中心围绕职工的需求,强化政策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推出惠民举措,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公转商”贴息贷款、“互联网+金融消费”、个人缴存等多项新业务,致力于使更多人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红利。四是强化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围绕提升员工服务技能,中心持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通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服务礼仪培训、普通话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中心干部职工的服务技能,提升中心社会形象。五是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近年来,中心先后制定并完善了《承诺服务制度》《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服务工作规范》、《服务工作指引》等,从制度上保证了优质服务的落实执行。

去库存、促发展

全力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建制以来,我市住房公积金年归集额增长速度均高于同年全市经济增速,个贷率持续保持在85%以上。住房公积金归集年增长幅度、个贷率、资金收益率等多项业务指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发挥了住房公积金应有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是稳定有序开展贷款提取工作,做到应贷尽贷,全力支持缴存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建制以来,中心累计为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203584万元;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05822万元,共帮助7.6万多户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为全市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二是开展融资探索,在全省率先开展“公转商贴息贷款”业务,并使用银行流资贷款为正在轮候的职工发放贷款,有效缓解了我市住房公积金使用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局面。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公转商”贷款和使用银行流动资金超过12.5亿元,根据测算,至少可拉动18亿元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此举除可带动相关产业持续繁荣外,至少可为政府增加1.9亿元营业税和2700万元的契税收入。三是加强与银行合作,通过“互联网+”平台,借助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资源,促使银行推出多种金融消费产品,扩大消费,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四是积极推出惠民政策,支持职工改善住房条件。通过降低资金使用门槛,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时间,简化业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等措施,极大地方便了全市缴存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进一步提高群众缴存住房公积金积极性,助推扩面建制工作顺利推进。张 龙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