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8月15日 星期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本报记者 李丽娟

出门就是整洁的水泥路,路旁的繁花争奇斗艳,村里美得如花园;各种苗木栽满了房前屋后,禽畜也搬到规定的地方养殖。走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乡村道路上,一股整洁清新的风气迎面扑来,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日,记者跟随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河涯李村和姬石镇韩庄村采访。谈起村庄的变化,村民们无不感慨,村里的环境真是大变样,住着也越来越舒心啦。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部署和“百日提升”行动的目标要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要求,以全面提升农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的,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努力打造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和“美丽宜居示范村”。

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道路硬化了,路灯装上了,墙体粉刷了,村里也绿化了,文化广场、图书馆、水冲式公厕也建好了。近期,我们将重点对公园进行升级,完善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同时对公园对面的草地进行整修,让它与公园连成片,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景观。”谈起村里人居环境改善这个话题,姬石镇韩庄村党支部书记韩全体说。

结合“创文”工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两手抓”,辖区的环境整治和人居环境重点村整治同步进行,着重“五化”提升。对辖区的金山路、龙江路、中山路沿线进行统一治理,组织400多人次对沿路垃圾集中清理,租用车辆对路肩进行培土覆盖,对沿线树木和建筑物外墙涂白粉刷,安装、维修路灯168盏,将辖区道路统一划设交通标示线,建立义务清扫制度。

各村也都结合本村实际,把干净、美观作为重点,坚持日扫日清,不留死角,同时选择重点街道打造亮点。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今年3月份,我们利用春会对全村评选出的13位好媳妇、好公婆进行了表彰;为树立文明新风尚,村里还成立了慈善协会、‘五老’协会、村民理事会等民间组织。”在黑龙潭镇河涯李村采访时,该村村主任李继红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吵架的少了,邻里之间和睦多了。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始终坚持宣传发动不放松,紧扣标准,精选标语,大量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绘制文化墙等。截至目前,该区在显要位置刷写标语46处,安装板面253块,喷绘1500平方米,车辆宣传90余次,广播播放180次,并将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标准放在村委会附近的宣传栏中,真正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创新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家园”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和“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号召全乡上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自己的行动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营造全社会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良好氛围。

强化督导,立足长效

为保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办公室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监督,由村党支部书记汇报各村行动情况,将整治照片报送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办公室存档,同时也作为考核依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奖补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有效调动村民积极性。

为防止“一窝蜂”,避免“一阵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围绕长效机制建立,着力在设施、队伍、管理三个方面下功夫。配备垃圾车、垃圾箱和垃圾桶,使垃圾有处倒,积极筹建新的垃圾中转站。按照市定标准,各村加强环卫工人管理,制订各类制度。各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协会切实履行职责。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