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
贾湖酒文化馆。
近年来,对贾湖遗址出土遗物的研究,一次又一次震惊世界。一支编号为M282:20的骨笛,今天依然能吹响现代乐曲,是世界上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贾湖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家畜驯养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龟灵崇拜与卜筮起源地之一,并出现了人类所知最早的甲骨契刻符号。近年来,贾湖考古又发现了酒的残留物,这表明,早在9000多年前,贾湖先民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方法,酿造了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酒”,成为世界酿酒历史文化中不可复制的璀璨瑰宝。
贾湖遗址载入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
贾湖遗址位于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公里的贾湖村,核心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距今7500至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重要早期遗存,被评为20世纪100项中国考古大发现之一,2001年6月贾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贾湖遗址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起源、稻作起源、酿酒起源、纺织起源、家畜养殖、鱼类养殖、甲骨契刻及原始宗教崇拜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2004年12月9日,新华社转发了《美国科学院院报》刊登“中国舞阳贾湖人九千年前已经开始酿酒”学术文章的消息,这是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帕特里克·麦考文博士联合研究的学术成果,2007年10月初,这一成果在德国海德堡市举行的一次学术研究会议上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贾湖遗址的酿酒遗留物将世界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传承贾湖古酒手工酿造技艺对研究中国白酒的酿造历史、工艺演化以及文化现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舞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贾湖古酒传统手工酿造技艺保护工作。贾湖酒业集团作为此技艺的保护单位,近年来与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强强联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此项技艺的保护和发扬。一是建造贾湖酒文化园,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贾湖酒文化的丰富内涵;二是由技艺传承人王永亮选拔并培养优秀酿酒人才,将贾湖传统手工酿酒技艺发扬光大。通过几代传人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实践,贾湖古酒手工酿造技艺已经从一个纯粹的技法升华为一个创造性的文化表现,在中国白酒领域彰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对推动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
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贾湖遗址的重大发现越来越重视,先后批复建设了贾湖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和贾湖遗址环境整治工程,贾湖遗址先后入选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和国家文物《“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录》。2016年7月,贾湖遗址正式载入教育部审定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这是贾湖遗址有关重大考古学术发现在普及教育方面的取得的重大突破。
贾湖遗址埋藏多个世界之最
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世界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多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世界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发掘出的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表明8000年前这里已最早有了人工栽培水稻。而过去一直被人们盛传黄帝时期嫘祖发明了丝绸纺织技术,2016年12月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龚德才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Plos One》发表了《8500年前丝织品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证明最早的丝绸纺织技术也起源于贾湖遗址。
文化学者张杰民在全国文化类核心期刊《文化月刊》5月上半月号《贾湖文化与太昊伏羲文化关联性研究》一文中对贾湖遗址及贾湖文化的意义、太昊伏羲是被圣化的民族符号、太昊伏羲文化和贾湖文化的契合关系、贾湖遗址的其他文化现象和伏羲文化的密切关系、贾湖文化和太昊伏羲文化的地域关系进行了全方面解读。他认为,贾湖文化基本完整地涵盖了距今8000年左右“太昊伏羲”时期的各种文化现象,无论从时间、空间、规模和影响等方面都是空前的。因此,贾湖遗址可以说是“太昊伏羲”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强大稳定的社会基础和比较富足的生活环境,以及相对明确具体的社会化分工才有可能孕育出璀璨的贾湖文化,可以确认贾湖遗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太昊伏羲”时代最重要的中心部落(聚落)遗址,这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贾湖古酒的发现,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远古时期太昊伏羲时代的伟大所在。”张杰民提出,优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地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中,更表现在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之中。“期盼更多的贾湖文化研究成果早日写入教科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伟大的中华民族远古文明而自豪;也期待舞阳贾湖遗址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贾湖古酒、贾湖乐器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太昊伏羲朝圣文化园的建设,以及贾湖遗址所在地、具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各种要素的北舞渡镇等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早日科学、规范、系统化的开发利用。”他坚信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贾湖文化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中像一颗灿烂明珠绽放光芒。
河南省长称赞“贾湖酒很有特色”
7月11日上午,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在漯河调研期间,专程来到漯河市电商产业园特色品牌展厅,贾湖酒业集团推出的“中原味道”系列产品引起了陈省长浓厚的兴趣,称赞“贾湖酒很有特色”。
在贾湖酒业公司产品馆,随行的漯河市有关负责人向陈润儿省长介绍说,这是当地唯一的白酒骨干企业——贾湖酒业集团。酒厂就建在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贾湖遗址附近。贾湖酒业集团在酿造工艺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手工酿造技艺,严把品质关,经万吨恒温酒窖贮藏成就酒中珍品。目前贾湖酒业公司一年有超过万千升的产量,共推出贾湖原香型、富平春、中原味道三大系列30多款产品。其中“中原味道”系列分为河南话、农民画、豫剧、武术、胡辣汤、贾湖酒六种文化产品,品牌特色鲜明。
陈润儿省长对贾湖酒业品牌特色文化及酿酒工艺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贾湖酒很有特色,鼓励贾湖酒业把“中原味道”、贾湖、华贵等打造成豫酒的靓丽名片。
最近,笔者看到由文化部主管的大型文化类核心期刊《文化月刊》五月上半月号,里边的一篇文章引起笔者的注意。标题为《贾湖文化与太昊伏羲文化关联性研究》,作者是我市的文化学者张杰民。此期用六个页码刊登该文,篇幅最长,显见编辑对此文的重视。
杰民君作为长期工作在舞阳文化行业的老同志,多年从事贾湖文化的发掘整理和考据,是贾湖遗址发掘者张居中教授的编外“弟子”。张居中说:“你们要了解贾湖文化,不用找我,直接问张杰民就行。”正是由于长期致力于对贾湖文化的研究,杰民君才发现一个历史、传说中的有趣现象:太昊伏羲与贾湖的关系。此文正是他在这方面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我们知道,作为远古文化遗存,贾湖遗址自1983年到2013年,先后经历过八次发掘,出土的骨笛、陶器、碳化的稻壳、牲畜骨骼、殡葬方式等都震惊中外。专家们通过对贾湖遗存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世界上最早的音乐起源地、最早的稻作农业、最早的酿酒技术、最早的纺织、最早的牲畜养殖、最早的鱼类养殖、最早的甲骨契刻符号、最早的同群不婚习俗、最早的原始崇拜等。
这是一个距今7500年到9000年的新石器早期淮河流域上游的文化遗存。
那是一个年降雨量1200毫米到1400毫米的雨量丰沛的历史时期,差不多是现代当地降雨量的两倍。
从贾湖遗址往东,大约150公里的淮阳县城有座人文始祖太昊伏羲陵,传说里边埋葬着太昊伏羲的灵骨。
传说中的太昊伏羲是太古三皇中的天皇,生活在距今约8000年前,即贾湖文化核心时期。他教民稼穑、结网捕鱼、驯化牲畜、栽植农作物、制定历法、制作八卦、创制文字、发明音乐、制定婚姻制度等,是父系制度的开创者,是人类从原始部族走向文明的领导者。传说中的太昊伏羲生于甘肃天水、葬于淮阳。
远古的传说大多都有历史的印记,只是缺乏文字的印证,被后人解读成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太昊伏羲的故事见诸文字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距离贾湖文化时期已经过去了6000年左右,在当时也已经是“远古的传说”了。
太昊伏羲生前所做的一切与贾湖遗存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高度契合,淮阳与贾湖又处于同一纬度线上,同属于淮河流域,同属于雨量丰沛的地区。假如说太昊伏羲和贾湖有联系,那么首先要弄清楚他的出生地天水和安葬地淮阳与贾湖是否有关联。
唐代诗人李白有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1200多年前的李白认为,黄河的水是从天上来的。怎么来的?集雨成河。在科学知识十分有限的古代,人们认为风雨雷电都是有各路神明主宰的,神明们都在天上。雨水来自天上,自然叫天水。由是可知,天水本意就是指的下雨这种自然现象。至于作为地名的甘肃天水,应该是很后期的事情,而且,被一部分考古学家作为太昊伏羲出生地证据的天水地区大地湾遗址,属于新时期中晚期文化,要比传说中的太昊伏羲生活的年代也就是贾湖文化晚一千多年;“巧合”的是,根据考古发掘,证明在7500年前,贾湖地区发生过一次千年一遇的洪水。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根本无法抗拒,但当时的贾湖人已经能渔猎,水中逃生完全不必臆测,而贾湖下游150公里处就是淮阳。洪灾来临,贾湖人在首领的带领下顺水而下,到达淮阳,落地定居当在情理之中。
太昊伏羲生于雨量充沛的贾湖、葬于下游的淮阳!
郭沫若生前也曾就太昊伏羲的出生地发表观点:山东南部,或者河南南部的淮水流域。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杰民君借鉴了胡适先生的治学方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杰民君在文中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证。最后,作者以一位文化学者的身份,抱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站在家乡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设想:将贾湖文化与太昊伏羲文化关联起来,建设太昊伏羲朝圣文化园!
如果说该文还有遗憾的话,笔者看到,作者在论述贾湖时代同群不婚,即“别婚姻”的时候,说专家通过对尸骨的鉴定,认为有的女性属于外来族群,而且随葬品中的绿松石在贾湖周边300公里范围内没有出产。事实上,贾湖往南,400公里处的十堰就是我国最大的绿松石出产地。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无论是通婚还是贸易,当时的贾湖人活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其审美观也“潮”得很呢。
地下酒库。
贾湖美酒银行。
■本报记者 董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