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8月30日 星期

不要让“开学季”变成“烧钱季”


暑假接近尾声,高校“开学季”变成任性“烧钱季”。一万多元的笔记本、几百元的拉杆箱、六七千元的智能手机、上千元的高档服装……准大学生们的装备档次越来越高,消费水平也越来越延伸到高消费层次,高端消费市场也跟着火了。

“开学消费”年年有,而且“蛋糕”越做越大、花费越来越高。不知从何时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成了大学新生的“标配”,花费过万还可能仅仅是一般水平。很多大学生家长表示,为孩子购置入学的行囊还真成了“甜蜜的负担”。

孩子上大学需要花钱置办必要的装备,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条件的改善,入学装备升级换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开学高消费最终带给学生和家长的不仅仅是一份“血拼”后的沉重额外负担,更有一种无奈的浪费。

就准大学生而言,在踏入校门前把自己的“面子”装备一下;对家长来讲,为了不让孩子“没面子”,硬着头皮购买价格不菲的开学用品,加重了经济负担不说,而且还容易把孩子往错误的消费观念上引导。

进入大学校园,真的需要这样“高大上”的数码产品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想过有那么多的“高标配”。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承担起监护人责任,正确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如果以过度消费方式宠爱和将就孩子,会让他们染上大手大脚花钱的恶习,滋生攀比心理,影响其成长。

笔者认为,家长在为上大学的孩子购买数码产品时,应该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只有真正用得着的,才予以考虑;只要功能足够,以价格便宜为选择标准。同时,父母还应当教会孩子正确认识金钱以及正确使用金钱,按照自己的家庭能力和消费需要量力而行。

事实上,目前高校的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孩子求知的需要。当下一些高校明确要求大一新生不带电脑到学校,其原因就在于各种电子设备对学生来说更多的还是娱乐作用,大学生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多阅读、多思考。祝建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