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9月22日 星期

坚定自信 砥砺前行


■梁国正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习总书记如实分析了当前国情、党情、世情的变化,客观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砥砺奋进取得的新成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创造了时代的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的政治宣示,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动员。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并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在社会主义新阶段里,坚持自信,砥砺前行。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旗帜引领的是方向,道路决定的是命运。一个国家、一个党如此,对每个基层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如此。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维护核心、保持一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为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贡献力量。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再次强调了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新阶段的行动指南,也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多措并举强化学习,努力使科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助推漯河发展的新动力。

《实践论》指出,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也必须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联系实践,不断进行理论思考与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二十一世纪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加强学习以“7·26”讲话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践中、工作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展望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征程,改革转型任务依然繁重。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最关键一程,在剩下3年时间里让13亿多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必须兑现的庄严承诺、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值此之际要做到,联系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际,结合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加大“7·26”讲话精神宣传报道,为落实讲话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精心组织群众性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学习活动,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补齐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短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深刻领会“7·26”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精心组织,全面准确开展宣传报道;凝心聚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奋进。确保把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不是“喊口号”、“走过场”。做到学通、学透、学以致用,让学习成为干部素质提升的“硬指标”。按照市委要求把漯河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宣传好,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讲好漯河故事,发出漯河好声音。

作者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