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晨阳 通讯员 赵明奇 胡晓慧 李凯军)“县农林局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给村里办了好多实事。”近日,在舞阳县莲花镇薛寨村,说起驻村工作队帮助自己的脱贫经历,村民李二合就激动不已。今年60岁的李二合,妻子患病多年,两个孩子在校读书,他一个人打工赚钱养家,欠下不少外债。村“两委”和舞阳县农林局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为他家里申请了胡羊养殖分红、金融扶贫分红帮扶措施,还为他争取到了6000元的危房改造资金。
位于莲花镇西南部澧河北岸的莲花镇薛寨村共508户,属于2017年拟脱贫退出的省级贫困村,全村贫困户84户。为使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薛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加大特色产业扶贫力度,实施到户增收、金融扶贫、光伏发电、转移就业“四种”模式,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到“造血式”转变。一是到户增收项目帮扶模式。依托河南永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胡羊代养、农户分红模式和依托贾湖农业科技项目入股分红两种合作模式,全村贫困户全覆盖。二是金融扶贫帮扶模式。采取“政府、银行、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模式,由政府提供风险补偿和财政贴息,组织符合授信条件的贫困户使用5万元小额贷款,享受一年2900元的收益,惠及全村46户贫困户共169人。三是光伏发电扶贫帮扶模式。依托舞阳振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250千瓦光伏发电基地一座,并网后能让全村无劳动能力的38户贫困户每户年可稳定收入3000元,确保持续脱贫。四是转移就业帮扶模式。镇政府与鹏腾电子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鹏腾电子有限公司在薛寨村设立加工点,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转移就业16人。对有外出意向的打工者由帮扶责任人进行引导,共引导70人外出打工。四种帮扶措施因户制宜,相得益彰,让每户贫困户都能享受两种甚至三种以上的帮扶措施,实现了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目标。
同时,着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舞阳县农林局驻村工作队多方面争取资金170多万元用于提高薛寨村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以来,全村共硬化道路15000多平方米,安置路灯30盏,新植绿化树2000多棵,新建广场一座,危房改造23户,为两户贫困户实施“温馨家园行动”。“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薛寨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好的完善,村民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大大提高,我们虽然苦点、累点,感觉很值得、很有意义,也真正为村里年底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舞阳县农林局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水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