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9月29日 星期

誓把蓝天碧水还给人民


(上接1版)

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把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列入六项重大攻坚任务强力推进,把PM2.5和臭氧治理作为27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专题之一进行研究、攻关、突破,并下发《漯河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暂行办法》、《漯河市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漯河市环境监管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向水污染、大气污染宣战,向不作为者、乱作为者宣战。将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列入政府目标管理,纳入县级领导班子综合实绩考评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对环保工作优先保障、优先投入。市、县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6.6亿元用于购置洒水抑尘车辆,淘汰黄标车、老旧车,投资5.8亿元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2017年市级财政又拿出1.96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了“十三五”总投资35亿元的22个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已有总投资近10亿元的5个项目纳入2017年国家环保部项目库。

治污千头万绪,主战场在哪里?治理环境污染,首先要找到污染源头。我市认真分析,找准症结,多次邀请专家现场调研,为污染治理把脉会诊,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防治措施,针对污染因子,精准施策,全力攻坚。其次要找到“病根”,对症下药。2016年4月14日,我市在全省率先打响了以扬尘治理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6年6月8日,市委、市政府又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漯河市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攻坚突破领导小组,全面打响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6年9月21日,经过深入调研和冷静判断,在市委书记马正跃的统一指挥下,以治理“五大围城”和“小散乱污”企业为重点的“二次战役”全面打响。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环保攻坚体系逐步完善,监测指标持续下降。

2017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要求,我市又坚持标本兼治、铁腕治污,聚焦目标、科学施策,突出重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环保攻坚。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市以打赢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为抓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阵,以上率下,带领全市一仗接着一仗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和信心,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部门联动

下好攻坚“一盘棋”

“出发!”

2016年9月30日一大早,简短的动员大会后,召陵区委、区政府组织公安、城管、国土、建设、环保、消防、电力等部门协同配合,组成700余人的联合执法队伍,深入召陵镇,开展黏土砖瓦窑场集中拆除“雷霆行动”,对4家非法黏土砖瓦窑场的5座窑依法强制拆除,防止其死灰复燃。

由环保部门唱“独角戏”转变到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合唱”,召陵区黏土砖瓦窑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00多座黏土砖瓦窑场全部被拆除,其中50多座窑场完成复耕,彻底剜除了这个污染环境、违法占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毒瘤”。

这仅仅是全市环保攻坚战系列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全市环保攻坚,不仅是一场场污染整治的大会战,更是一轮轮协同作战的攻坚战,需要各方勠力同心、攻坚克难。

全市各级、各部门配合联动,唱响环保攻坚“大合唱”,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协力推动环保攻坚。

市环保局作为牵头部门,发挥参谋部、战斗部的作用,做好全市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分析研判,制订整改方案,每月列出任务清单,并下发到各县区和部门。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强化统筹协调,搞好综合服务,推动各项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倒逼各级、各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环保职责。组织部门配强环保攻坚督察队伍,开展“火线比贡献、攻坚争先锋”活动,助推环保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市环保攻坚办积极发挥参谋部、督战队作用,组织、指导、协调、督促重点工作落实。城建、公安、商务、交通、农业、工商、畜牧等部门,履行牵头职责,制订专项方案,抽调精兵强将,开展行业督察,强力推动工业减排、扬尘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秸秆禁烧、燃煤散烧管控、“养殖围城”治理、水体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财政、人社、发改、工信、国土、质监、食药监、气象等相关部门,在人力物力、科技信息、行业监管、预警预测等方面鼎力支持,投身攻坚热潮,服务攻坚大局,形成了各司其职、协调紧密、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合力攻坚新机制。

各县区立足实际,发挥主战场和主力军作用,敢吃苦、勇担当、善配合,紧盯重点,逆势攻坚,持续发力,用“猛药”、放大招、治“顽疾”。县区各相关部门闻风而动,全员上阵开展整治。石材整治、黏土砖瓦窑场整治、“五大围城”整治、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小散乱污企业整治等一场场攻坚战相继告捷。

回望一年多的环保攻坚路,各个行业战线上,一支支队伍以“干则一流、干则必成”的豪情壮志,奏响了一曲雄壮的环保攻坚进行曲,实现了全市环保攻坚战的一个又一个突破。

强化督察

动真碰硬见实效

环境污染整治,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

为推动各项举措落地生根见实效,我市从全市抽调70名县级干部、县级后备干部、优秀科级干部和公安干警,全部脱离原单位工作,成立环保攻坚督察办公室和5个督察组,实行集中办公,采取分包县区的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强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各县区也成立相应机构,实行属地督察;城建、农业、工商、商务、畜牧等部门组建队伍,开展行业督察,形成了市级综合督察、县区属地督察、部门行业督察的立体式大督察格局,实现了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市环保攻坚办实行污染源“挂图作战”,紧盯突出问题,督察发现问题通过微信群实时交办,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全市有72名干部因履行环保职责不力被问责,9家单位被通报批评。坚持对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依法从严从重打击,2016年以来,全市环保系统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共立案317起,已下达处罚决定253起,罚款金额699.6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对各县区和有关部门推动环保攻坚情况进行定期集中督导观摩讲评,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参与,实地观摩,现场打分,评分结果在新闻媒体公布排名。对排序末位的县区和部门,要求作大会表态发言,市委、市政府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对排名末位的县区扣款100万元,奖励给排名第一的县区。自2016年5月26日组织首次集中督导观摩以来,已先后组织开展7次,对排名末位的7个县区、7个部门进行了约谈,7个县区分别被扣款100万元奖励给排名第一的县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围绕扬尘治理、燃煤散烧管控和“养殖围城”专项治理等工作,市政府分别组织专项督导观摩,发现问题,推广经验,传导压力,推动了重点工作扎实开展。

蓝天为卷,长河为诗。漯河环保人的持续发力,让美丽漯河的建设步伐迈得越来越稳健、越来越坚实!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