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喜迎十九大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

立德树人铸师魂
——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师德建设纪实
10月9日上午,学生在做课间足球操。 本版图片均由齐放拍摄

□本报记者 陈全义 齐 放 通讯员 丁俊生 王锦伟

广大教师要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习近平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大江奔涌伟大时代,为人师者勇立潮头。

刘博,2015年度“感动漯河十大人物”、漯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

孙晓兰,2013年度“感动漯河十大人物”。

冀莉琴,第三届“漯河市道德模范特别奖”获得者。

陈静,漯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中原名师培养对象。

……

他们,是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漯河二实小”)的优秀教师代表。

他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甘当“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漯河二实小为何能扎堆出现道德模范人物?那是因为,这里有培养出道德模范人物的深厚土壤。

博洽多闻,传承文化守望课堂

“他用别开生面的教学,传承文化经典;他用锲而不舍的坚持,描绘美丽的画卷。经典诵读是他的梦,他点燃的不仅是知识的火炬,更是高贵的心灵。”这是他被评为“感动漯河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

刘博,男,中共党员,网名“阿博老师”,漯河二实小语文教师,2015年度漯河市“最美教师”、2015年度“感动漯河十大人物”、漯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市优秀教师、市文明教师、市优秀班主任、漯河市“教坛新秀”、漯河市五星级志愿者。

五年前,刘博在所教班级大胆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并将传统经典大量引入课堂,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走进他的课堂,没有繁琐的教材讲解,没有费时费力的题海战术,有的是琅琅诵读声。从《论语》到《大学》,从《易经》到《道德经》,从《孟子》到《古文观止》,学生们沉浸在传统经典的文字当中,诵读着、品悟着、快乐着。

2013年暑假,刘博成立了“诵读小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诵读经典,热心家长还特意为他们制作了条幅。因为是公益免费的活动,他们把诵读的地点选在了景色宜人的犇园。刘老师的学生自带小凳和水杯,一读就是一个上午,清新的空气,热情的弟子,琅琅的书声,这一切构成了犇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后来,诵读小组引来了其他家长和孩子的兴趣,他们纷纷加入。参加过多次诵读的王明博同学说:“刘老师是无私的,他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义务带领我们诵读经典,从这些经典中我们领悟到很多智慧哲理,更可贵的是,我们还从刘老师身上学到了向学之志和儒雅之心。”

一直以来,刘博始终把师德师风摆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用点点滴滴的爱关注着每一位学生。课堂上,他把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融入课程,带领学生们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海洋中徜徉;课堂外,他热心公益,从放学后的“诵读小灶”到周末的“公益诵读班”,从漯河市许慎文化园的义务讲座到全国“传统文化进校园”公益宣讲,他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截至目前,刘博老师已举办过525次公益诵读活动,受益人数累计近3万人,其对传统文化的热忱深深地感动着更多的人。他曾在漯河、郑州、开封、平顶山、驻马店、信阳、南阳和北京、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义务分享交流50余场,深受各界好评。《教育时报》、《漯河日报》、《漯河晚报》、《读经》杂志、河南电视台、漯河电视台等媒体曾多次对其善行进行过报道。

一颗赤子之心,一腔男儿热血,一擎光明灯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阿博老师”回归传统守望课堂,用爱筑起中国梦!

蕙心兰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人如其名,她似一株幽兰,浑身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以自身的芬芳熏陶和感染着每一个孩子,用无私的爱滋润每一棵幼苗。

孙晓兰,女,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省骨干教师,2013年度“感动漯河十大人物”。她先后被评为“漯河市十佳市民”、“漯河市十佳师德标兵”、“漯河市师德先进个人”、“漯河市优秀教师”、“漯河市文明教师”、“漯河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漯河市十佳班主任”、“漯河市优秀班主任”、“河南省优秀班主任”等,荣获市级以上奖励80多次。

“三尺讲台是她丰饶的土地,带病坚守岗位的她把孩子们的心照亮,耳鬓渐染霜雪,教苑痴心不改,廿载含辛显执著,无声大爱铸师魂。”这是在“感动漯河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对孙晓兰的颁奖词。

自主管理是她发展学生潜能的主要手段。每接一个班,她都在班里举行“我为班级添光彩”主题班会,并要求同学们在上课前齐呼“让班级因我而骄傲,因我而自豪”的口号,令学生信心倍增。她常常强调: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不做。她设立值日班长,给每个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并增设了许多管理小岗位:“百灵鸟”负责组织班内学生进行晨读;“文明礼貌使者”督促红领巾的佩戴和课间文明活动等,让学生在做事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从而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她胸怀教育事业,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架起桥梁,在城市和乡村之间铺设跑道。2015年9月,她响应号召下乡支教,到舞阳县太尉镇郭寺小学担任三年级语文老师。她看到学生很少有课外书,就多次从家里带去200多本送给学生们,看到学生们如饥似渴的样子,她内心十分喜悦。

身为省级骨干教师,她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上公开课。她还为太尉镇小学语文老师上示范课,组织他们到漯河二实小听课,加强交流,共同提高。2016年6月,郭寺小学的老师们带着写有“支教楷模,友谊永存”的锦旗到漯河二实小表达谢意。

琴心剑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冀莉琴,女,中共党员,漯河二实小数学教师,是“漯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特别奖”获得者,先后被评为“漯河市百名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漯河市无偿献血奉献奖一等奖。她执教的课和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并被评为漯河市优秀辅导员,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

她致力打造以学生为主的轻松愉悦的探究课堂。对刚入学的学生用数小棒、摆圆片来数数,理解简单应用题,接着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来中高年级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也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为别人的智慧点赞,为获得新知骄傲,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课余的时间,她鼓励学生多读书,写数学日记,比如“分水果”、“去超市购物”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家长都认为孩子学得轻松,成绩又好,把孩子放到她的班,很放心。

从教二十多年,她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用爱的雨露呵护幼苗茁壮成长。为了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她坚持“课前三分钟”活动,每天选一个孩子,可以讲数学小故事,也可以出数学趣题,然后把孩子的表现录下来,传到班级微信群里。家长很支持,孩子们更是为了一次机会百倍努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测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4年,她的爱人确认得了脑瘤,病情数次恶化。她不离不弃,甚至在医院已放弃治疗的情况下,耐心鼓励爱人与病魔做斗争。在她精心呵护下,丈夫重新站了起来,创造了大家眼中的奇迹。她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无私帮助,也想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十多年来,她共献血60次,还是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她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做志愿服务,奉献满腔热血,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

静水流深,潜心科研锐意创新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3月20日,《漯河晚报》用三个版面报道了“春天老师”陈静在漯河晚报大讲堂上的讲座盛况,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陈静,女,民革党员,漯河二实小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漯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她主持或参与省“十五”、“十一五”和全国“十二五”等重点课题的科研工作,成果获省级特等奖、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奖。她先后荣获2014年度“漯河市首届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度“漯河市最美职工”、“全国百佳语文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级骨干教师”等荣誉。

陈静是漯河二实小优秀青年教师的代表。

爱岗敬业,让梦想在创新中闪光。她用非凡的创新精神诠释着爱岗敬业的内涵,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景。她改变“教教材”的策略, 把“四书五经”、古典诗词、现代散文等引进课堂,让学生有了更广阔、更自由的阅读空间,识字量、背诵量、阅读量逐步增加。

整合资源,开发“我行我秀”班本课程。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她努力让体验变成学习的资源。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都是陈静班级的孩子最期待的。暑假后的“大眼睛看中国”专题活动,寒假过后的“我和我的春节故事”,还有更多因生而设的班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童年。

关爱学生,让教师成为最温暖的词语。班上每个学生过生日,陈静都会在校园里为其拍一组照片,留下宝贵瞬间。在微信公众号上,陈静开辟了专栏“静眼看学生”系列,为学生写信,让学生通过这一特殊的方式,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热心公益,让生命在奉献中快乐。2015年9月,“陈静名师工作室”成立;随后,“陈静名师工作室”公众号开通。2016年1月底,刚放寒假,陈静成立了“公益静学堂”,每天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滋养。她是漯河市大型公益活动“许慎学堂”的首席讲师,举办多场公益讲座,传递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能量。她还多次应邀到外地作专题讲座,被老师们称作“超人静老师。”

2016年2月,《新班主任》杂志将陈静选为封面人物,并用四个版面刊登陈静与学生的阳光故事。杂志社主编王玉梅评价她是一个“向日葵老师”。陈静说:“我愿意永远做一株向日葵,永远年轻,永远热情,永远心怀感恩,永远向着阳光微笑。”

坚守初心,砥砺奋进逐梦前行

如果有一种声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这其中一定有他们的嘹亮;如果有一种力量可以指引人生的方向,这其中一定有他们的光芒。他们,就是光荣的人民教师。

漯河二实小的优秀教师不断涌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校领导表示,因为这里有教师们快速成长的深厚土壤,并且有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机制做保障。

学校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努力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履行神圣职责,造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范和职业素养。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如《漯河二实小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漯河二实小教师违反师德处理办法》,规范教师的行为。

为增强教师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从“师品、师智、师能、师表”四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第一,强化师品是前提。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鼓励老师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每学年评选表彰一批 “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用身边榜样的力量引领老师促进自身提升。第二,拓展师智是基础。“学高为师。”学校引导老师多读书多学习,提升自身才学,用丰富的学识来教育学生。第三,提升师能是关键。学校主要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将常规管理和特色研讨融合起来,促进教师快乐成长。第四,师表引领是核心。要求教师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师品、师智、师能、师表,“师德八字”已经成为学校加强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广大教师正是以这种过硬的师德师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家长的满意、社会的肯定。

锤炼高尚的师德,需要传承和培养的过程。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名师伴我行”等活动,通过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造就教育专家。

高尚的师德也必将促进良好师风、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学校提出了“以科研促课改,以课改求质量”的口号,引领广大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学校多个科研课题在国家电教馆和省教育厅获奖。同时,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了浓厚的书香育人氛围。

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漯河二实小的教师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立德树人,用智慧引导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用爱心浇灌出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来,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先后荣获中国第四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省文明单位、省师德师风先进校、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单位、省优秀少先队等几十项集体荣誉。学校党支部多次被上级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教师有200多人(次)在省级各项竞赛比赛活动中荣获优异成绩;学生有40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区级各项评比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