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内·国际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

绿色公交大格局 惠民交通新亮点
——漯河公交事业发展与展望

节能环保公交车已经成为我市城市公交主流。

市政府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公交车作为公交改革的重要目标,2017年一次性投入10.5米纯电动公交车200台,群众乘车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开展公交驾驶员综合培训,实施资格证管理。

电子站牌为乘客提供了方便的查询和导乘服务。

沙澧东流碧,螺湾汇双河。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

漯河,豫中南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双河汇流,曾经舟楫便利,东通于海,西达于山,南北陆路畅达,商旅群集,百货荟萃。

如今的漯河,依旧美丽繁华,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辖三区两县,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近8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0多万。沙河、澧河穿城而过,风景优美,环境宜居。漯河是中国首个“食品名城”,还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

时代的发展为沙澧大地带来沧桑巨变,漯河公交事业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改革中阔步向前。五年栉风沐雨,五年攻坚发展。如今,漯河公交犹如流动在沙澧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变得更加夺目和耀眼。

青春漯河,公交发展动力强劲

2012年,市政府启动公交改革,漯河公交正式吹响从民营到公益性回归的集结号;

2013年1月,公交集团挂牌成立,新型公交101路开通运行,漯河公交结束了20年民营企业经营的局面,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9月,漯河公交完成6家民营公交企业整合,102、103新型公交线路接着开通运营;10月,漯河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正式出台,新能源车辆购置、公交线网优化、场站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统一蓝图;

2014年,公交改革深入推进,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破解改革难题,出台会议纪要;多部门联手组织退伍军人公交驾驶员进行培训,为公交队伍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多条公司化线路优化组网,公交发展纳入政府民生实事;

2015年,漯河市政府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实施意见出台,公交优先发展有了坚实的政策依据;同时105、106路新能源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投入营运;

2016年,“两城同创”蓬勃开展,107、108路新能源纯电动公交开通运行,漯河公交开启节能环保新时代;公交IC卡不再收取押金,公交便民服务再上新台阶;

2013年至2017年,公交站亭站牌建设,新能源车辆购置、公交票价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在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下一一破解。我市投入资金3亿多元,购置新能源公交车500多台,开通公营线路13条,建成了沙澧“一卡通”刷卡和GPS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多座公交场站建成投入使用,对老年人和特殊群体乘车、调整降低公交票价等方面进行了补贴,公交改革取得历史性、阶段性重要成果。

漯河公交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有关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下,基础夯实,动力强劲,阔步向前。

美丽漯河,公交改革硕果累累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

2017年11月7日,200辆崭新的纯电动公交车从郑州宇通客车公司提回,车长10.5米,气囊式减震、防滑仿真皮座椅、全方位监控设备、扫码支付、USB充电接口,所有配备都是同行业最先进的。

龙江路公交场站,占地75亩,集充电、停车、中转、维修、办公于一体,2017年已投入使用;高铁公交转换站,占地10亩,充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年底投入使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公交场站年底实现停车功能;沙澧产业集聚区年底完成用地手续,明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

5年来,漯河完成了民营公交向政府主导的公营公交转变,新能源公交、空调公交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公交告别了中巴车时代,运营线路及规模不断扩增,管理及服务不断优化,现代公交事业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乘车环境得到了质的改变。

GPS智能调度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公交运营监控、指挥,传统的人工调度被科技智能化所取代,公交运营效率和安全明显提升。

电子站牌、手机APP使公交信息查询更加便利;手机扫码、微信支付、公交“一卡通”在与全国80多个城市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即将实现全国联通,届时群众乘车更加方便。

公交线路总数增加至38条,年运营里程6500多万公里,运送乘客1亿多人次,公交线网覆盖市区、辐射周边;新兴的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居民小区、医院、学校基本实现公交运营服务。

公交停车场达到12座,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公交进场率达到90%以上;公交首末站建设相继完成,一线职工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绿色公交大格局让市民群众乘车更加从容、更加便捷,赢得了市民们由衷的称赞。

魅力漯河,公交管理日臻完善

公交优先,必须公交优秀;公交要优先,公交当自强。

公交集团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公交改革要求,始终坚信公交改革的正确性,积极作为、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富有漯河公交特色的发展之路:

安全、营运、服务等各项管理制度日益健全,创建文明线路、公交之星等系列活动全面展开,公交综合服务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中层干部队伍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素质培训、拓展训练;13期公交车长综合素质培训有序进行,驾驶员走进课堂接受全面培养。

车长星级评审制度全面开展,车长带星营运,接受社会监督;积极与市民群众互动,公交监督电话,市长热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办理有效开展,群众对公交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安全运营制度落实到位,行车中告别手机,乘坐公交更加安全可靠;高峰岗、周末岗、公交规范停靠示范站点引领公交规范运营;周三卫生大检查制度使车辆卫生、车容车貌、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高铁夜班专线、107/108路夜班公交营运,市民夜间出行更加便捷;车长午餐配送解决了后顾之忧,公交刷卡、票价下调惠及全市群众。

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贴心的免费乘车服务,让老年人乘坐公交的幸福指数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发自内心的感谢公交、热爱公交。

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把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漯河公交正日益成为方便市民生活,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保障。

党的十九大为交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公交优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迈入了新时代。

“十三五”时期公交都市创建活动正在扎实开展,创建河南省第二批公交优先示范城市活动拉开帷幕,公交优先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

新征程就要有新动力、新气象、新作为。

新的发展元素正在注入漯河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慢行交通系统、水上公交、社区巴士正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生活。

漯河公交,将会更加便捷高效、安全舒适,成为群众出行的首选工具。

李运生 王克喜 张长盈

公交人热情服务,关爱老人,得到群众广泛赞誉。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