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霞
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有着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保证党的政治方向对头、政治原则坚定、政治路线正确,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习近平反复强调:“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几年来,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强化党的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内教育、整顿作风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正是着眼于从政治上建设党。实践证明,抓住了党的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魂和根。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实践依据。
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围绕这个首要任务,报告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一是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是全党同志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三要坚决同各种违反这个重大政治原则的思想和行为做斗争。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总结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制定新的准则,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按照准则的总体要求和十二项内容,逐一对照落实。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特别是要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崭新课题。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同世界观、人生观一道,是人的思想的“总开关”,决定着思想觉悟、思想境界的高下。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人价值观,这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庸俗文化的侵蚀。党员、干部必须以理想信念宗旨和共产党人价值观为立身之本,自觉防止各种庸俗文化的侵蚀。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干干净净为官。
加强党性锻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动员全党同志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经常进行党性分析,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
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就要不忘初心,忠诚于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忠诚党的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忠诚于党的组织,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从思想深处解决权从何来、为谁用权、怎样用权的问题。要敬畏法纪,自觉坚持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做到谨遵法纪不出轨、严守法纪不越界,经常自警自省。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强化责任意识,尽责守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用行动诠释忠诚、用担当彰显信仰。
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政治能力训练。要把政治能力训练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当的领导职责相匹配,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胜利前进。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