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2月6日 星期

打造一座有温度的志愿之城


(上接1版)

志愿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目前,我市共有百余个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服务范围涵盖助学、助困、应急、扶老、爱幼、文化、体育等领域。其中,天桥义工、公益顺风车协会、星火志愿团关爱抗战老兵协会、农村音乐志愿者协会、今夜情怀助残协会、关爱失独家庭协会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已打造成为在全省都叫得响的品牌,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标。

随着我市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市志愿服务专业化趋势日益显现。目前,我市具有鲜明专业特点的志愿服务组织有市救援志愿服务大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学雷锋爱心车队、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等。这些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凭借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为社会提供较强专业性质的志愿服务,有效弥补了政府服务的缺漏,受到了有关职能部门和市民的欢迎。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近年来,我市通过积极探索完善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完善志愿服务褒扬激励制度,将“志愿精神”打造成了一张优美的城市名片。

结合漯河实际,市文明委、市文明办先后制订了《漯河市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全覆盖的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全市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漯河市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实施意见》,市政府办出台了《漯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的有关要求,规范了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工作流程,推动了我市志愿服务制度化、长效化、项目化。

市文明办探索建立了纵横交叉、点面结合的志愿服务网络工作模式并在全市进行推广。该网络包括在纵向上建立服务站、服务点、服务小组、服务岗和服务结对户五级单位,在横向上成立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助残助学助困等志愿服务队伍。市文明办还积极联络社会公益组织,建立了定期座谈制度,共同设计项目主题,将零散活动项目化运作,实现活动与需求无缝对接。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实行星级认定,通过社区“爱心银行”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爱心积分”评定,探索实行了“以志愿服务回馈志愿服务”的模式。

截至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18万人,注册各级志愿服务组织1230多个,注册志愿服务项目7844个。活跃在沙澧大地上的“今夜情怀”、“公益顺风车”、“妈妈团”、“农村音乐支教”、“天桥义工”等知名志愿服务组织和王占斌、王予、邱新会、李中海等众多家喻户晓的优秀志愿者,叫响了“沙澧志愿者”特色品牌,唱响了“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主旋律,温暖了一座城。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