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2月8日 星期

以创新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袁国亮

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做好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创新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提高政治站位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站位,奋力做好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工作,把十九大描绘的科技工作蓝图变为现实。

强化学习自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要把学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思想自觉、政治责任,作为一种品德修养、境界追求。要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政治能力。紧紧围绕新时代目标任务,紧密结合科技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强化工作落实。作为科技管理工作者,要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进一步提振精气神,争当实干家;要坚持真抓实做,紧盯科技工作目标任务,着力研究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具体招数和办法,推动问题快解决、任务快落实;要坚持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相结合,针对科技工作目标任务,分清轻重缓急,列出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高质量高效率抓到位,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强化创新引领。科技工作的本质就是创新,开启新时代科技工作新征程,根本上还要靠创新。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创新意识,保持强烈创新欲望,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注重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难题,敢于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勇于突破阻碍工作推进的条条框框,积极用新思路、新举措破解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善于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把创新思维和实践贯穿于科技创新的一切工作。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努力推动工作创新。

突出创新重点

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上要实现重大突破。要创新思路,探索路径,努力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化投入体系。要牢固树立科技投入是转型投入、后劲投入的理念,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要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的保障重点,通过投资奖补、贷款贴息和税费优惠等办法,确保财政投入总量不断增加,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和乘数效应。要支持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中发挥主体作用,要引导企业想创新、敢创新,算大帐、肯投入,自觉用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要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利用科技风险投资、科技贷、科技券等形式,推动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在创新主体培育上要实现重大突破。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既是科技成果向产业成果转化的实现者,也是科技价值向市场价值转化的实现者,应该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政府也要发挥好“有形的手”的推动作用,积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组织力量帮助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以技术领先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向自主研发延伸,加快培育特色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要壮大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打造一批主业突出、行业引领能力强的创新型试点企业。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引导他们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要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必须有平台、有载体、有示范。要加快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创办或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积极培育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研发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吸纳更多高新技术项目入孵,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和生产经营场地,开展孵化创业服务,提升孵化器集聚人才、成果转化的能力。要加快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建设,鼓励应用型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将研发机构建立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上要实现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要健全完善管理机制,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重点向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和监管服务转变。要健全完善评价机制,坚持把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作为重要评价标尺,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准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安心创业创造良好条件。要健全完善协同创新机制,认真开展市、县间的协同创新。

强化科技支撑

做好新时代的科技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科技支撑,增强把握科技前沿、掌握创新规律的能力,努力把科技创新工作推向新高度。

明确定位。科技创新工作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必须进一步把握规律、明确定位,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理念,探索科技工作的新路径。要全面落实政策,立足本地实际,推动政府制订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让“科技红包”惠及广大创新主体;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要强化科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以实际行动树立科技管理部门的权威和形象。

整合资源。做好新时代的科技工作,仅靠科技部门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科技工作,加快形成“大科技”工作格局。要调动各部门力量,共同做好科技工作;要建立河南市厅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市县联动,全市一盘棋,形成科技工作的区域优势;要整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融合发展格局;要大力开展“双创”工作,整合全社会创新资源,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壮大实力。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科技和金融作为最活跃的市场要素,在二者融合发展方面大有作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广泛应用;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优势,改革分配制度,完善市场配置,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要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发挥科技部门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者系市科技局局长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