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内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

这里的冬天好温暖
——市社会福利院创新发展纪实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工作人员在领着孩子们做手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工作人员陪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12月26日上午,记者在市福利院看到,改造后于今年8月1日投入使用的儿童生活楼前,护理部的杨苗苗正领着一群孩子玩耍着,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这一幕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近年来,市社会福利院紧紧围绕“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民政工作理念,全院上下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不断完善设施、加强管理、提升素质,扎实推进机构服务创新、转型发展,实现了新时期新跨越发展的目标。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服务功能

记者在市社会福利院看到,装饰一新的几座楼房与干净整洁的院落让人耳目清新,小型活动场内的跑道色彩缤纷,老年活动场上运动器材排列整齐,院内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感觉这里就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大家庭。

“这几年,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真下了不少功夫。”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张丽告诉记者。

为完善服务功能、改善生活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市社会福利院先后修建了公共浴池,更换了使用20年的无塔供水设备,修建了室外体育场地,完成了院内餐厅装修改造、老人活动区休闲椅安装、盆景园建设、道路整修改造和老年公寓陈旧供水管道更换工作,完成了综合楼大厅装饰装修、综合楼塑胶地板铺设及儿童卫生间改造工作。同时,对院内两个大门内外进行了粉刷装饰,增加“创文”宣传版面等;成立了院内社工办、康复室、心理咨询室等辅助服务功能室,组建设立了培训教室、党建活动室。

面对特殊的服务对象,安全管理格外重要。记者了解到,在食品安全方面,市社会福利院不仅严把食品进口关,而且每顿饭菜都要留样。

作为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市社会福利院进一步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大消防设施硬件投入,在院内安装了监控系统,达到监控全覆盖、无盲区;对儿童生活楼进行消防安全改造,完成了消防喷淋系统、烟雾报警系统等消防改造。同时,加大消防知识教育培训力度,坚持每日防火巡查和周检查制度,加强灭火及应急疏散演练;招聘退伍消防兵,建立了义务消防队,实行24小时值班。市社会福利院因此荣获全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一人次荣获全市第一届“最美消防人”荣誉称号。

修订完善各项制度

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

温馨舒适不仅仅是外在的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在管理和服务上一系列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近几年,市社会福利院从多方面入手,强化制度建设,以保障“奉献爱心,呵护全面”的服务理念的践行,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单位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加强内审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健康运行。

积极完善市社会福利院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规范单位管理,有效加强监督,进一步增强了单位活力,激发了员工干劲。

注重规避用工风险。与劳务公司签订协议,实现用工劳务公司统一派遣,有效避免各类不必要的劳务纠纷。

积极推进各项外包社会化服务。与有关物业公司合作,解决院内安保、后勤卫生、绿化服务问题;与医疗机构合作办医,解决服务对象看病难问题;与餐饮公司合作,解决院内服务对象饮食营养、安全问题;与心理咨询协会合作,解决服务对象心理疏导、矛盾化解问题。

积极探索特殊早教

创新残疾儿童教育模式

12月6日上午,记者在该院特教科看到,特教老师李龙臻耐心地指导一名孩子做手工,而孩子们则一脸认真地学着,眼神跟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

特教科负责人钱艺沛告诉记者:“让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好兴趣,把他们的手工作品展示给外界、赠送给爱心人士和组织慈善拍卖会等,鼓励孩子们通过劳动换取所得,让孩子们学会回报社会。”

残疾孩子由于身体条件受限,对其教育方式自然不同于正常孩子。为使孩子们在德、智、体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市社会福利院积极探索开设了特殊早教启蒙教育、学龄特殊教育、手工技能培训等课程,让智力正常但身体残疾不能进入学校的孩子在院内接受适龄正规教育;根据孩子残疾情况不同,发现和培养孩子们的特长,开设绸绣、串珠、钻石绣等手工作品室。

该院还与“春晖博爱”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相继开展了婴幼儿项目、学前教育项目、青少年运动项目及特需项目,满足孩子们个性化需求。记者了解到,项目开展以来,收到了良好效果。因项目工作成绩突出,2017年11月,“春晖博爱”婴幼儿项目全国顾问培训现场会在漯河成功召开。

在人们的印象中,福利院就是个能让人吃饱饭、不受冻的收养所,但看了这里干净整洁的儿童食堂,根据孩子成长需要制订的营养食谱、每日不同种类的加餐食品等就会让人观念大变。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理念是让这里的孩子享受到他们这个年龄应该享受的一切。”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这里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容易患病。为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市社会福利院加强了一线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监督、管理工作,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已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孩子们的养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今年4月份,为150多名孩子做了一次全面的传染病筛查和健康体检,并为每个孩子建立了成长健康档案。去年,福利院孙双双荣获全国孤残儿童护理技能大赛三等奖。2017年,“超级奶爸”苑栋荣获全市“五一劳动奖章”,詹贤真荣获全市“青年岗位能手”、“最美志愿者”称号,福利院荣获“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

加强自身党建工作

为提升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党员队伍建设,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

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今年市福利院扎实完成了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注重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完善支部党员信息,落实支部班子议事规则,坚持支部班子“三重一大”、“三会一课”制度,制订了院内全年学习教育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有效提高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素质。就个别同志违纪违法问题及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并以该院苑栋荣获全市“五一劳动奖章”为契机,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在全院大力弘扬“以先进为荣、以落后为耻”的荣辱理念。

2017年,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组织召开了班子民主生活会、井冈山精神座谈会,相继组织开展了“情暖高墙——亲情帮教点亮希望之灯”抚养服刑人员子女父子(女)见面、党员义务植树、清明前夕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七一”前夕看望慰问老党员等系列活动。

通过狠抓支部班子建设,班子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2017年,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被市民政局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注重文化建设 丰富业余生活

看到几位老人在操场边上晒暖儿、闲聊,记者走了过去。谈起在这里的生活,他们赞不绝口:“你看俺这院里多漂亮。”“想下棋、打牌有棋牌室,想看书有图书室,想散步有操场,在这儿生活可得劲儿了!”“还经常有这活动那比赛,可美了!”……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践行“孝慈仁善”民政文化理念,市社会福利院以“创文”、“创卫”等活动为契机,强化阵地建设,结合行业特点大力开展文化娱乐等服务活动,丰富服务对象的业余生活。

在文化阵地建设方面,不仅修建了室外体育场地,增设了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室,还增设了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橱窗,安装了LED宣传屏,邀请专业人员绘制了文化墙,并购置了一批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牌,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方面,经常组织职工和学龄儿童排练节目,给职工和院内孤残儿童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并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团圆过春节”、“元宵节玩故事”、“清明烈士陵园活动”、“端午节经典诵读”、“中秋节座谈会”、“重阳节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让这里的节日分外喜庆;组织服务对象过集体生日,举行“我乘公交看漯河”等公益活动,既让大家感到快乐,又能感到社会的关爱。2017年,市社会福利院组织职工参加了市直机关工间操比赛,荣获一等奖。

市社会福利院还与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慈善总会等单位联合,在院里设立“漯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漯河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漯河市慈善义工志愿者服务基地”等公益性基地,制订了规范的活动流程,举办各类有效的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市社会福利院改版了福利院官方网站,设立了微信、微博公众号,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为外界了解福利院打开了窗口,扩大了福利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团结的集体、干事的队伍、充满朝气和爱心的老师及为孤残儿童谋划未来的工作理念,记者由衷地为这里的孩子们能够快乐生活而高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福利院今后的发展,院长张丽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近几年来,国家对基层福利机构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政策越来越完善,救助儿童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各类服务设施,提高特殊教育水平,开展脑瘫儿童康复业务,为福利院里的孩子以及社区的智障儿童、脑瘫儿童、困境儿童等提供更专业的特殊服务,让所有儿童的权利在国家福利政策的保障下都能得到保护。”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