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刘亚杰
师淑梅是源汇区实验中学(源汇区空冢郭镇初级中学)的一名教师,在教育岗位上二十四年如一日,凭着一颗热忱的心,执着的追求着为人师表的快乐。
在二十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赞许,这些就是师淑梅最大的动力。
带着梦想科学从教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师淑梅说:“我们的教育不能没有梦,我们的国家不能没有梦。我会一直带着梦想科学从教,在教师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时代在发展,教师也要不断进步。师淑梅认为,如果只是一年又一年的忙于教学,充其量只是一个娴熟的教书匠。当下社会对于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改变理念,科学从教。为此,她潜心研究《新教育之梦》,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有更新的认识。
除了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她还认真参与备课组的讨论工作,积极吸取他人经验。师淑梅说:“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每一节课,都要做到‘有备而去’,这样讲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善于发现学生优点
学校是学生享受快乐、享受成长的乐园,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分数的提高,而是为了学生的后半辈子打基础。师淑梅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带上放大镜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在师淑梅所教的众多学生当中,有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刚到她的班上时沉默寡言,对学习没有兴趣。一次周末,这位学生家长告诉师淑梅:“老师,麻烦你多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每周送孩子时他都不愿意上学,在家也不愿意和我们交流,有时候还会有轻生的念头。”听完家长的诉说,师淑梅从家长那里了解到这位学生喜欢拉小提琴,于是她利用班会时间为这个学生开了一场小提琴演奏会。在一次次的热烈掌声中,他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露出灿烂笑容。课余时间,师淑梅又多次找他谈话鼓励。从那以后,他变得自信了,笑容也多了,见到老师还会主动问好。由于他平时爱看书,还被同学们起了个外号叫“智多星”。
师淑梅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不断强化他们的优点,做到以优促优,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信、阳光、快乐地成长。
无私付出收获硕果
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十分繁杂。每逢开学初,师淑梅都会花很大心思培养班级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精细化管理,不仅能让班主任轻松,而且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组织能力。师淑梅说:“我把学生管理工作大致分三块——尖子生的培养、中等生的促进、后进生的转化。相比前两条,后者更难也更重要。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
在2015年临近中考的那段时间,师淑梅所带的班级里有个学习懈怠的孩子,发现问题后,她没有用纪律和制度惩罚他,而是找理由和他套近乎。后来熟悉后,学生说出心声,怕考不上高中没法和外地打工的父母交代。师淑梅就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让学生用她的手机和父母视频聊天。就这样,解除了孩子心中的焦虑。在接下来的数次模拟考试中,该学生成绩不断提高。那一年,他们班收到了46份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孩子们取得成绩的同时,师淑梅也在教学工作中获得了一些荣誉。2014年,获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15年,被评为源汇区妇联“优秀爱心志愿者”;辅导的青年教师李文杰获源汇区第三届“十佳教学标兵”称号、王旭阳获“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市级优秀班主任”“市教学标兵”、源汇区第二届“十佳教学标兵”、区教研活动先进个人;2008~2016年,连续获得“市优质课大赛”“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