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月14日 星期

“两个支撑”是“四个重点”“三个动力” 顺利实施有效落实的双足


■本报记者 梁晓峰

“两个支撑”,分别是项目支撑和要素支撑,是新时代漯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布局的重要内容。市委书记蒿慧杰强调,“两个支撑”是支撑“四个重点”、“三个动力”顺利实施、有效落实的双足,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要用更实的作风筑牢项目支撑。项目是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多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每年都招引、建成一批重大项目,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当然,项目既包括实实在在的工程类有形项目,也包括可操作、能推进的工作类、措施类、政策类无形项目。在推动漯河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我们在持续抓好有形项目的同时,还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抓好无形项目的推进建设。要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细化、实化、具体化为一个个可量化、可落实、可考核的项目,以项目承载投资、助推发展、改善民生、强化党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要下更大的力气筑牢要素支撑。要素支撑,说到底主要还是“人”、“地”、“钱”的问题。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也在人。要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一方面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引进一批能够带动产业转型的领军人才,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国内领先的创新团队,一批引领创新创业、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市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引进一批能工巧匠。人才需要引进,更需要培养。要改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我市职业教育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打造豫中南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要高度重视企业家的培育,着力提高我市中小微企业家经营、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土地是越来越稀缺的资源,要用好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农村耕地、乡村建设用地“三块地”。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支撑一方、带动全局的重大经济类项目,要优先保证用地;对完善提升城市功能、造福广大市民的重大社会公益类项目,同样要优先保证用地。资金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发展经济必须广辟资金渠道。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积极推进市场化融资。尤其是准公共产品和非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原则上都要拓宽融资渠道,利用社会资本。推进市场化融资,重点要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开发性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谋划实施PPP项目,以及设立基金、发行债券、企业上市等多种形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其次要发挥好财政建设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用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公共产品建设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再次就是要用活民间资本,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好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措施,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更好地发挥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主力军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