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抢抓“新”机遇。干河陈乡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发展模式,有效利用闲置土地、资产等,发展村民股份合作经济,通过资本联合,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租、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化开发建设,实现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长。何王庄村在成立了漯河金百顺实业有限公司后,通过村民入股,投资兴建了何王庄村新型股份合作创业园——金百顺物流园项目,2016年年底群众分红71万元。
挖掘“城”优势。干河陈乡充分发挥自身地理优势,紧盯城市物业管理、餐饮娱乐和特色专业市场的需求,培育出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姬崔村和丁湾村模式,两个村通过紧盯城市物业管理、餐饮娱乐和特色专业市场需求,以服务主导产业作为发展切入点,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做好“路”文章。干河陈乡依托107国道、南环路和漯舞路等城市外环干线,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培育出了以仓储物流、交通运输为主导产业的三里桥村、毛寨村和何王庄村模式。何王庄村利用107国道和和漯舞路的位置优势,建设了金百顺物流园项目;三里桥村结合107国道和建材市场配套建设了仓储园区、二手车交易市场及专业市场定向租赁项目;毛寨村利用南环路和漯阜铁路优势,建成了建材市场,并通过群众入股的方式建设仓储物流园项目。
盘活“地”资源。干河陈乡紧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种植、观光、旅游休闲农业,规划建设漯河南部现代农业生态公园,培育出了以休闲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圪垱刘和小村铺模式。同时,小村铺成立了小村铺汇众仓储物流园,利用辖区现有空厂房,通过群众入股的方式正在建设仓储物流园项目;大荆庄村成立了万汇实业有限公司,群众入股建成了沿街门面房,通过租赁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目前全乡以干河陈村为核心,通过姬崔村、三里桥村的辐射带动,各村连片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
牵住“牛鼻子”
强化党建增活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干河陈乡紧紧扭住基层组织建设“牛鼻子”,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选准“领头雁”。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对于村党支部书记,干河陈乡党委坚持高标准选配,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不怕吃苦、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引导“富脑袋”。乡党委、乡政府紧抓“头脑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干部培训、外出考察、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村干部素质能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先后多次邀请苏州“三农”专家卢水生教授到干河陈乡授课并实地指导,分批组织村干部60多人次到苏州地区经济发达村实地学习考察,开阔他们的视野,转变他们的观念。
抓好“聚合力”。结合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抓好第一书记管理,发挥“第一书记”后盾作用,把第一书记工作与村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和项目等结合起来,积极为村级经济发展出点子、引项目、协调资金,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严管村收入。干河陈乡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采取“组财村管”、“村财乡管”的模式,乡级代管统一资金账户,统一报账时间,统一报账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档案管理。运用“四议两公开”进行评估,重新将闲置的用起来、占用的收回来、低价的提起来,在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上实现了收益最大化,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同时,严格执行重大财务事项审计和离任村干部审计制度,确保村集体资产不流失。明确村监委会和村民理财小组的职责,定期进行财务公开,推行财务支出会签制,按照村级权力清单要求,规定3万元以上村级开支必须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杜绝以“两委”研究决定代替村民代表会议决策;3万元以下开支由村“两委”集体商议决定。村建设项目预算在10万元以上的,必须公开招标,不足10万元的小微项目,必须进行议标,由村“两委”集体决定。同时,成立临时监督小组,由监委会主导,一名村委会成员、一名党员、一名村民代表、一名村民共5人组成,对采购、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验收以及大额资金支出全程监督,严格资金使用。在严管严用的基础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用在着力改善民生各项事业和群众福利待遇提高上,以姬崔村为例,仅去年一年,在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修路、绿化、美化等人居环境改善上就投入500多万元,在医疗、养老、帮学助学、新农合补贴、村民福利等民生事业开展中投入210万元,成立了姬崔村金三角艺术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民生各项事业的投入,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班子更加团结务实,群众发展信心更足,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党旗飘扬的地方,就充满着幸福和希望。如今的干河陈乡,通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班子强了,群众富了,环境美了,风气正了,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站在新起点,面向新征程,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实的步伐,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干河陈乡党委书记张珂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