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1月24日 星期

召陵区:产业扶贫拔穷根


本报讯(记者 周鹤琦)1月16日,记者走进召陵区召陵镇富硒扶贫产业园,两座钢架结构大棚分外引人注目,棚内一垄垄土埂上整齐地栽植着一株株草莓,簇簇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欲滴的果实,分外喜人。目前,该园区已带动8个行政村4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分红1200元,并为2名贫困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

富硒扶贫产业园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背后,折射出召陵区委、区政府绝不让一户贫困户在脱贫奔小康路上掉队的决心和勇气。跳出扶贫看扶贫,最大的扶贫是发展,最深的动力在产业。召陵区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途径,强化政策引导、完善产业链条,用产业念好“发家致富经”,唱响富民增收曲,托起群众的小康梦。

科学规划培育产业“改穷业”

宽阔的场地,整齐的卖场大棚,一辆辆大货车有序进出市场;商户们指挥工人将货物搬下货车,在自己的摊位上摆放整齐……自建成以来,每天的豫中南农贸物流交易中心都分外热闹。目前,这里已入驻400家商户,每天交易量达800吨,每月交易额达一亿元。这里采用的“基地+农户”的扶贫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召陵镇、老窝镇、青年镇、万金镇、邓襄镇符合创业就业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就业,提供专用免费摊位,并与东城管理办公室签订了增收到户项目协议,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提供了保障,确保其如期稳定脱贫。

无独有偶,位于召陵镇大徐村的富农瓜果蔬菜种植合作社,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自建大棚,或者到大棚打工。目前,每年到合作社临时打工的有13人,年人均收入可达万元,有一个贫困户大棚在筹建中。2017年,合作社由村“两委”监督,(下转2版)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