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晓龙
通讯员 赵明奇
“别小瞧这一个个小香菇,扶贫中可是发挥了大作用!”日前,记者在舞阳县孟寨镇孟王村采访,村党支部书记王爱云喜滋滋地说。
香菇产业托起群众脱贫梦想。王爱云介绍,去年以来,该村采取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群众增收脱贫。在规划建设食用菌扶贫基地、食用菌大棚的基础上,把食用菌园区建设与金融扶贫有机结合,11户贫困户将扶贫贷款注入扶贫企业,每户每年获得3000元合作收益,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收入4500元。
香菇产业是舞阳产业扶贫中的主力军,而“华宝”正是舞阳产业扶贫中的一个响亮品牌。“从这里发出去的香菇,菌肉肥厚,品质好,不少都出口国外了,市场前景非常好……”河南华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为帮助贫困群众多增收、快脱贫,他们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方式,运用统一提供菌棒、统一培训技术、统一指导种植、统一回购产品、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租赁经营、务工取酬、入股分红等多渠道增收。在租赁经营方面,公司统一提供场地、原材料、技术,并实行产品保护价销售,产品收入扣除租赁费和原料成本等费用后为贫困户纯收入;在务工取酬方面,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靠勤劳的双手增加收入,在脱贫致富路上争当排头兵;在入股分红方面,以贫困户增收到户项目为依托,每年公司给贫困户分红,仅此一项就帮扶了文峰和孟寨两个乡镇的425户贫困户。
兴一方产业,助群众脱贫。舞阳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县充分发挥香菇产业大县基础优势,用足用活金融扶持政策,不断扩大香菇产业的发展规模。一方面,创新推行“政府+银行+企业+协会+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模式,通过政府设立风险补偿金和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企业抢抓金融扶贫政策机遇,带动贫困户合作种植香菇。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有基础、有实力的扶贫企业全产业链发展,随着华宝、桂馥等香菇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全县已形成了集香菇种植、冷储、深加工、出口等为一体的产业链。目前,香菇产业发展覆盖全县11个乡镇,种植规模突破5000万棒袋,年产值达4亿元,带动230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香菇产业成为舞阳产业扶贫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