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丹
每到岁末年初,无论是返乡群体还是刚需族,买房这件事往往会被提上议程。作为中国人安全感和成就感最为重要的来源,房子买下,人心也就稳了。临近春节,不少市民开始着手物色高性价比的房源,开发商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业绩冲刺,面对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和各种二手房信息,购房者究竟该如何买房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结合春节前买房容易出现的问题,为市民梳理了买房前需要了解的购房知识,让大家在认真考虑、量入为出的基础上,抓住最佳购房时机迅速出手。
做足功课 明白购房
家住海河小区的李女士是一个妥妥的刚需人士,自去年下半年把自家房子用来经营店铺生意以后,就一直想寻觅一处沙北区域合适的房源,但是兜兜转转,房子心仪又价格合适的还没遇到。
像李女士这样的购房者不在少数,本报《买房卖房 记者帮忙》栏目就经常接到类似的电话,近日就有一位先生打电话求购一套黄山路实验小学附近4楼以下的房子。可见,不管是想买二手学区房,还是家庭居住房源,市场上的需求就在那里,而购房者,要对自己的需求和房源信息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对于新房来讲,随着近年来返乡置业群体的比重越来越高,很多开发商都借此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对购房者来说,无论开发商宣传得多热闹,有实在靠谱的让利优惠才是最为重要的。“从开发运营角度考虑,有相当比例的开发企业因资金回流或者销售回款等现实情况,会大幅让‘利’消费者,尤其是全款购房打折力度会比较大。因此,购房者不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我市西城区一楼盘销售经理表示。此外,他说,年底楼市会有一些尾盘在售,也许户型、楼层不尽如人意,但是往往比同小区均价优惠不少。同时,他也提醒消费者在看房子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否五证齐全,如果是尾房要清楚为什么没有卖出去,是因积压、手续不全、历史遗留,还是拆迁周转、解抵押等原因造成的。排除了有后遗症的可能,一些高性价比的尾房就可以进入考虑范围。
“应选择大的开发商。”会展中心附近一楼盘置业顾问告诉记者:“品牌房企的房价之所以比小开发商高,就是因为大开发商的楼盘综合实力较强,信誉比较好。不仅为今后楼盘物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就算以后换房‘二次置业’,也有上涨希望。”
对于二手房,一定要问清证件及税费情况。二手房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关键是要问清楚房产的证件情况,共有人是否同意卖出,同时要结合交易双方的实际房产拥有情况,认真计算交易税费。
此外,不管新房还是二手房,尽量去实地察看。看看周边环境、楼盘品质,还可以问问已经入住的业主,更为直观地了解一下开发商、物业等各种“第一手资料”。还要考察房屋的采光、通风、真实入住率,以及小区停车状况等会影响到未来居住舒适度的因素。而且,在冬季买房也是考察小区物业服务和环境的好时机,购房人可以更加明晰地发现环境的优劣、物业管理的漏洞。
理性买房 谨慎出手
在春节前买房的有相当比例是返乡置业人群,看房时往往会全家老少齐上阵,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在亲朋好友七嘴八舌的催促中匆匆交了定金,或者因为众口难调导致与好房子失之交臂。在未考虑清楚的情况下,买房人切勿盲目听信销售代表说的“必须交定金方可确保房源”此类言辞。
另外,对于首次置业的年轻买房群体来说,要考虑清楚资金问题,购房前应做好支出预算,不能将所有存款都用于购房。因为购房时还要交纳契税、维修基金等费用,如果需要短时间内入住,装修、置办家具、家电等也需一笔预留费用。
总之,买房是生活中的大事,购房之前要做好买房前的综合规划和考察,筛选符合自身经济实力和居住需求的房子,量入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