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林喜 田林喜,男,汉族,52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市房产资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派驻召陵区万金镇郭庄村第一书记。 驻村后,田林喜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驻村四大任务认真开展工作。2016年,该村党支部被镇、区评为“先进党支部”和“三强支部”。驻村以来,田林喜多方申请,落实帮扶和致富项目15个,申请筹措投入资金1320余万元。驻村期间,田林喜 |
|
 |
兰春艳 兰春艳,女,40岁,中专文化,中共党员,舞阳县北舞渡镇黄庄村卫生所医生。 从1998年至今,兰春艳一直坚守在农村卫生工作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在从医的19年里,兰春艳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并免费为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治疗。作为一名村医,兰春艳常怀一颗仁心,受到村民的一致称赞。自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以来,兰春艳 |
|
 |
刘世锋 刘世锋,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 2017年3月15日上午刘世锋为一名男性患者进行“左侧声带肿物、会厌右侧舌面囊肿摘除术”。整个手术用了近一个小时,刘世锋保持跪姿坚持为病人实施手术。手术结束后,刘世锋在护士的搀扶下走出了手术室。刘世锋跪地手术的一幕,被身边同事拍下并发到朋友圈后迅速在网上传播, |
|
 |
朱华磊 朱华磊,男,汉族,40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河南三铭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从1993年开始,朱华磊就在慈善的道路上默默前行,把自己的爱心撒向全国各地。他先后捐助上海烧伤小黄妈妈、南阳救火英雄、临颍白血病大学生等,慰问养老院、福利院、聋哑学校、抗战老红军等。每年朱华磊都安排公司车辆参与爱心送考,多次为乡 |
|
 |
刘东亮 刘东亮,男,汉族,51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 198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部的刘东亮分配到市中心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心血管疾病救治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带领心内科全体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从零起步,苦心经营,使心内科各项指标均位于河南省地市级医院前茅。目前,该院心内科已经成为漯河市重点学科、河南省重点培 |
|
 |
李婧源 李婧源,女,汉族,13岁,临颍县杜曲镇一中一年级学生。 2010年,李婧源的父亲突发脑溢血,从那时起,李婧源的父亲成了植物人,每天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靠家人照顾。李婧源的母亲因为丈夫得病,抛下她们姐弟三人离开了家,一走就是好多年。从此,李婧源除了上学之外便多了一份责任,每天照顾爸爸,给爸爸喂饭,而当时的李婧源才7岁。爸爸病倒,妈 |
|
 |
李桂英 李桂英,女,汉族,66岁,中共党员,临颍县王孟镇陈留东村村民。 三十多年来,李桂英精心照顾两位非亲非故孤寡老人,演绎了一段人间大爱。1981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和李桂英一个生产队的66岁孤寡老人曹朋无法安置。李桂英听说后,和丈夫胡书现商量把老人接到家中,每天细心照料,这一住就是16年,直到曹朋老人病故。1999年,75岁的邢朋菊老人 |
|
 |
丁存喜 丁存喜,男,汉族,55岁,市区大学路丁湾农贸市场管理员。 6月4日早上6点30分许,丁存喜到河堤散步,他刚走上河堤就听到有人叫喊“救人”。丁存喜连忙跑向河边,发现橡皮坝不远处有人落水,还是两个人,他衣服都没顾上脱就纵身跳入水中。落水的是一男一女。连呛几口水后,丁存喜在村民曹玉兰的帮助下,先把女子救上岸。随后,丁存喜又下水用尽力气 |
|
 |
赵改红 赵改红,女,汉族,40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召陵区司法局天桥司法所所长。 自2008年2月担任天桥司法所所长以来,9年的时间里,赵改红踏遍了辖区的每个院落,她将刑满释放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竭尽全力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平时,赵改红还负责社区矫正工作。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赵改红严格执行制度,加强与监督人联系。五年来 |
|
 |
党廷凡 党廷凡,男,汉族,54岁,舞阳县太尉镇蔡营村村民。党廷凡和妻子李花枝常年在平顶山打工。2006年6月21日,李花枝路过平顶山市工人文化宫南门外,看到一个女孩瘫坐在地,哭喊着要妈妈。善良的李花枝一边哄孩子,一边等着孩子的父母来寻找。孩子的父母终究没来,于是李花枝把孩子带回了家。第二天,党廷凡夫妇报了警。然后,他们又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并在当 |
|
 |
梁广辉 梁广辉,男,汉族,37岁,大专文化,惠农联科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梁广辉热心公益,先后组织开展“爱心茶桶”、“关爱母亲河”等志愿服务活动。由他发起来的“爱心茶桶”活动,得到众多爱心商家和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他还积极推广公益顺风车,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并加入公益顺风车活动中,有效推动绿色出行、文明交通。在他 |
|
 |
靳翠兰 靳翠兰,女,汉族,52岁,高中文化,舞阳县吴城镇后刘村村民。十多年前,靳翠兰的丈夫刘耀宇在一次车祸中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一定要把丈夫照顾好,孩子们需要一个爸爸”的信念支撑着靳翠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看着妻子忙碌操劳,刘耀宇心里愧疚憋屈的难受,常暗自流泪。细心的靳翠兰观察到了丈夫的异常情绪,就对丈夫说:“有 |
|
 |
冀莉琴 冀莉琴,女,汉族,45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13年前,冀莉琴的丈夫得了脑瘤,只有去北京才能进行开颅手术。为不耽误给孩子们上课,冀莉琴让年迈的公公在医院照料丈夫,直到手术的前一天,她才匆匆赶去北京。家庭的变故并没有影响冀莉琴的工作。冀莉琴一边精心照顾生病的丈夫,一边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2015年,她所参与的 |
|
 |
《今夜情怀》爱心团队 《今夜情怀》爱心团队成立于2008年初,是依托漯河市广播电视台城市广播的情感类谈话节目《今夜情怀》,由主持人王予和听众、网友自发成立的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团队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公益活动,每年爱心团队都要开展“936电波助残”活动、3月5日学雷锋活动、“向日葵”六一爱心公益活动、暖冬行动、春节送温暖活动等。团队成立10年 |
|
 |
市交通管理支队秩序管理示范大队 2015年,交通管理支队秩序示范大队成立。这支由300名年轻辅警、28名年轻民警组成的队伍,主要负责全市24条主干道68个执勤岗点的交通管理工作。大队成立后,他们把“文明、规范、真诚、奉献”作为建队宗旨,把“疏堵保通,纠违治乱,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目标。短短两年间,他们做好事13257起,13名辅警被评为漯河市“十佳市民”,更有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