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丹
在住宅小区内摆放党员干部和网格管理员公示牌,公布廉政监督电话,设立意见箱;在各社区配备“阳光居务”便民服务智慧视窗云平台,便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搭建立体便民服务网络;通过“互联网+监督”的形式,将辖区政务全面公开……如今,在老街街道,辖区群众民主监督已成为管住权力、整治“微腐败”的利器。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老街街道从推动权力公开运行、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方便群众办事入手,创新公开形式,强化透明运作,注重工作实效,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扎实推进“阳光源汇”建设。
全面定权晒权
提升群众满意度
基层街道权力看似不大,却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作为与老百姓直接接触的办事机构,老街街道是如何通过规范权力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如何做到公开透明为老百姓办事的?
区里召开“阳光源汇”建设工作动员会后,街道党工委迅速召开班子会和全体人员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下发《老街街道推进“阳光源汇”建设实施方案》和《老街街道干部违反廉洁履职规定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阳光居务”领导小组,各社区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运行体系。
与此同时,街道党工委通过在各社区设立LED显示屏、公开橱窗、宣传栏、大型墙体喷绘、板面、横幅,组织辖区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放《“阳光源汇”建设服务手册》200本,制作“阳光居务”宣传页8000份,广泛宣传“阳光居务”建设,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按照“阳光居务”建设“六有”标准对办公场所进行整修,配齐了办公设施,全面公开社区组织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阳光居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和社区纪检联络员及其职责,做到让干部看图做事、照单操作,让群众看图监督、依规维权。
以服务窗口和基层站所为重点,发放民意调查问卷5000多份,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开通“阳光源汇老街”政务微信,联合民政、财务、党政、劳保等职能科室对各项权力事项的实施进行梳理、汇总并上报,做到每天有变动、有更新,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查询相关信息,搭建起公开、及时、便民、权威的“网络之桥”。目前,老街街道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民生领域便民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应用已初具规模。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