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我震住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我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
没想到孩子的答案十分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讶然这些事的碎小,感动于他们谈论里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现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当付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和铁杵成针一个道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能举步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