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走到哪里,他就把共产党员的坚韧意志和攻坚精神带到哪里
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是高玉杰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挑战的胆略。
这是一张特殊的办公桌。二十多本笔记本,密密麻麻写着高玉杰开会、学习的记录和问题养殖场整改情况等内容。
一张顶风冒雪走在乡间小路的照片静静躺在桌子一角,记录着高玉杰带病调查养殖场的事实。
把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融入畜牧业绿色发展,切实解决农村养殖污染问题,推进美丽牧场、楼宇养殖建设是全市畜牧业重大战略举措。2016年以来,全市先后开展了“养殖围城”专项治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涉牧民生实事等重大攻坚工作。新时代呼唤大担当。直属分局所辖三个功能区的养殖场(户)大多分布在禁养限养区,很大一部分还在城市建成区。近400个养殖场(户)要分类完成禁养区养殖场(户)关停搬迁、养殖污染治理和转型升级发展美丽牧场,任务异常艰巨。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高玉杰二话没说,带领大家一家挨一家到养殖场调查摸底。
特别是2017年全市禁养区关闭搬迁攻坚战打响后,“养殖围城”、禁养限养区养殖户关闭搬迁、畜禽粪污治理任务繁重。
直属分局所辖区域内有一个年出栏生猪1万多头规模的养殖场在禁养区内,必须搬迁。养殖场老板魏栓根开始很抗拒。2018年1月25日,在鸿祥养殖场,魏栓根打开了话匣子:“去年高局长来我们养殖场不下十趟。高局长跑前跑后,终于在适养区帮我找到了一家有意转让的养殖场。搬迁后,养殖场咋规划、咋绿化美化,高局长没少操心。这么掏心掏肺的领导,俺打心眼里佩服和感激。王记者你看看俺现在的养殖场,可是市里有名的典型美丽牧场,这里有高局长的心血啊!”
当和记者同行的分局工作人员告诉他高玉杰同志离世的消息时,魏栓根眼中闪过惊愕的同时身子猛地一颤:“你说啥?高局长这么好的领导咋说走就走了?老天爷咋就舍得让他走了呢?”说完,魏栓根已经泪流满面。
“前段时间,涉牧民生实事考核迫在眉睫。记得有天晚上11点多、凌晨4点多,高局长先后两次通过微信安排工作,可见一夜都在操心。当时高局长是逢养殖场必进,发现问题盯紧不放,直至督促整改到位。记得那天风雪交加、天寒地冻,乡下积雪又厚,气温零下十几度,为了亲眼看到姬石镇洪阁养殖场沉淀池是否建设到位,高局长踩着湿滑的泥土堆,攀着墙边的歪脖树,直至看到墙外建好的沉淀池,脸上才露出欣慰的笑容……”话没说完,直属分局的张茜抽噎起来。
仅仅180多天,在高玉杰的带领下,市畜牧局直属分局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所辖禁养区内345个养殖场(户)的关闭搬迁攻坚任务。高玉杰的鞋磨破了四五双,但直属分局所辖限养区内的42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后,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十九大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在畜牧系统就此开花结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1月中旬,高玉杰所在的辖区代表漯河市接受省政府涉牧民生实事考核组、省环保攻坚办考核组的现场考核,得到省考核组高度评价。2017年省环保攻坚办对我市畜禽污染防治工作的半年和全年单项考核,均给了满分;省畜牧局还专门向市政府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走到哪里,他就把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和俯身为民的精神带到哪里
走到哪里,他就把共产党员勤劳肯干、忠诚担当的品质带到哪里;走到哪里,他就把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播撒到哪里;走到哪里,他就把共产党员服务百姓、为畜牧事业献身的脚印踩在哪里。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而起。
“2014年12月,姬石镇小谭村谭军星的养殖场突发火灾,猪舍烧没了,成长中的育肥猪也烧死了70多头。高局长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谭军星申请了补贴,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高局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辈子的心血和情感都和农民紧密相连。他下乡的照片还在我们手机上存着,大家不忍心删掉……” 市畜牧局直属分局郭永丰说起高玉杰,深感惋惜。
不忘初心,方得民心。2015年,全国“卖奶难”,奶农面临着生鲜奶无人收购的困境。高玉杰急得出了满嘴火泡。减损、扩销,帮奶农渡难关成了直属分局的头等大事。在高玉杰的协调下,花花牛、三剑客等乳制品加工企业主动前去收购。“当时俺合作社的奶农,眼看着白花花的鲜奶就要被倒掉,一个个快急疯了。是高局长促成驻马店一家乳业公司收购了俺们的生鲜乳。他可是俺们奶农的救星啊!走了太可惜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广盛奶牛养殖合作社的娄季广一脸悲戚。
农民总是让高玉杰牵肠挂肚。“1月2日,在西城区阴阳赵镇顿庄村了解贫困户“六改一增”情况时,细心的高局长看到70多岁的孤寡老人顿法志家的院子比村道低一点,便拿出500元钱帮老人院里和屋里垫高。1月9日,不顾冰天雪地,高局长专门又看望了老人,自己掏500元钱为老人买了一张餐桌。高局长是农民的儿子呀……”说着,直属分局周克杰扭过身去,悄悄擦掉了眼角的泪。
就是这样,高玉杰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操和行动,默默诠释着畜牧为民的理念。
“玉杰走了,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张局长,你喊他呀,你把他喊醒中不中?别让他就这样走了,他可是你的兵呀…”回忆起当天吊唁时高玉杰妻子撕心裂肺的话语,1月24日,记者面前的市畜牧局局长张威声音嘶哑,哽咽难言。“当时嫂子还说‘别让我们玉杰因丧葬的事给直属分局添麻烦’,字字锥心……”
千呼万唤,高玉杰同志再也回不来了。连日来,市畜牧系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向高玉杰学习的高潮。
他走了,没有留下万贯家财,只有一摞27本鲜红的荣誉证书;他走了,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只有一串串为畜牧工作奔忙奋斗的足迹;他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字,只有留下一股投身新时代畜牧事业的磅礴力量在沙澧大地上汹涌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