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海波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引领全市保险行业不断深化改革,提质增效、促进服务民生、加强和谐保障,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市保险市场主体达到36家,其中财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22家,从业人员近17000人;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保费收入累计50.35 亿元,同比增长29.45%;赔款和给付累计14.34 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4.46亿元,人身险公司赔款与给付9.88亿元;缴纳各项税款累计1.63亿元。
记者经过采访和梳理,协会在2017年的工作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进行概括:
关键词一:打牢基础
2017年,协会引领全市保险行业紧抓肃清项俊波流毒影响工作不放,一方面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行业自律自检,另一方面不断深入一线查找保险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现场给出解决方案,帮助保险企业顺利发展。同时,协会通过换届、召开专业会议、培训保险从业人员队伍等方式,打牢全市保险业发展基础。
关键词二:服务民生
协会引导保险企业认真做好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全市城镇居民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等政策性业务。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保费收入1660.60万元,赔款支出1658.46万元;全市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保费收入5882.82万元,赔款支出5268.28万元,共有13230人次得到补偿。切实减轻了城镇职工、居民及参加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的农民因罹患重大疾病而产生的经济负担,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和维护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协会加强了支持保险公司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帮助农民避灾减损。据统计,2017年,全市农业保险共承担了包括1.25万亩玉米、144.82万亩小麦、26.58万亩大豆等在内的16亿元风险,累计赔款6083.86万元。
关键词三:保险扶贫
协会不断引导保险企业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求做到“扶贫必先扶智”。协会通过不同形式携手平安人寿、华夏人寿等公司向贫困小学捐款捐物。据统计,2017年,协会共联合保险公司向贫困小学捐赠书籍及学习用品近1000份,扶助对象近500人。
为了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拓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协会协助各公司将团队发展与就业扶贫相对接,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加入保险队伍,坚持让每一位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者实现安居乐业,真正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
关键词四:提升服务
协会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职能,主动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确保全市保险行业积极参与到全市“创文”工作中。
在协会的努力下,市人大代表保险业活动室正式落户协会,开创了保险业与市人大代表面对面沟通的先河,搭建了人大代表走进保险业、监督保险业发展的桥梁。
同时,协会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联合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实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理保险理赔的“一站式”服务,有效减少了轻微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堵塞。
关键词五:司法维权
2017年,协会共成功处理法院移交案件、市长热线、来电、来信、来访投诉167起,有效减少了客户和各公司之间的摩擦,提升了公众满意度,维护了保险系统声誉。
市人大代表、协会秘书长白荣川提出的《关于加强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审判工作的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本年度十大重点建议之一。协会以此为契机,开展了行业司法维权的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2017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协会通过与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共同搭建了全市反保险欺诈共享平台,维护了良好的涉保司法鉴定环境,规范了涉保案件审理工作,打击了保险虚假诉讼,有效地维护了保险业发展的环境,为全市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六:广泛宣传
2017年,协会不断举行各类大型活动,并以此为载体,推动保险宣传工作向深入发展。协会先后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等开展活动,同时还举办“保险在路上服务伴您行--漯河保险业向社会承诺”、“回归保障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系列报道、“保险进党校”、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保险进学校”等活动,进一步塑造保险行业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