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新
新闻背景: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谈到精准扶贫。
许家印表示,目前中国有2500多万家民营企业,如果每300家中有一个企业帮一个村,就可以实现村村都有企业帮扶,进而形成庞大的社会帮扶力量,为脱贫攻坚做出应有贡献。
最近几日,有关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两会”记者会上关于精准扶贫的这番话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的确,近些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加入到关注民生的公益事业当中,有直接捐款者,有建学校以身助学者,也有建企业解决就业困难者……他们或事业有成反哺家乡,或情系公益播撒爱心,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新时代的企业和个人有着实实在在的社会担当和民生情怀。
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史中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需要整个社会齐心协力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投身脱贫攻坚,无疑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最好方式和最好平台。
笔者了解到,目前以恒大集团为代表的我国民营企业在改善民生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去年底,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解决就业超过80%,纳税超过50%。从2017年十大上榜公益企业榜单可以看出,上榜企业与企业家对于教育的捐赠最为热心,超四成的捐赠投入到教育领域,捐赠金额共计48.48亿元。房地产相关、金融投资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三个行业排名前三。100家企业的119.74亿元捐赠总额,40%直接捐赠给受赠方,39%通过第三方基金会进行捐赠。。
我国民营经济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已成为民富国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广大民营企业家关心公益、热心慈善、关注民生、积极回报社会,在公益慈善事业中表现突出,已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主力。如果说过去的问题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么现在的问题则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阶段。
2017年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其中,恒大帮扶贵州大方县的“政企合力整体脱贫攻坚”模式入选扶贫蓝皮书。
“恒大模式”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扶贫领域,更体现在整个社会领域。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在短短数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国家来说,以先富带动后富,以市场经验带动区域发展,以企业家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以企业之力参与国家建设,有着极其特殊的中国式意义。企业从社会中来,最终仍要回到社会中去,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责任意识的体现。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新技术与网络社会的无缝连接,公益爱心变得人人可为,你和我,都正在成为公益新篇章的书写者。那些致力于公益创变、为行业及社会带来革新,抑或是深耕公益慈善领域、推动行业和社会进步的人和事,理应被我们宣扬和铭记。同样,那些心系社会基层,富起来不忘本,紧跟时代步伐帮脱贫的新时代企业家和个人,也更值得我们记住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