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治超“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全市累计查处超限车辆397台次,卸货22185吨,交警扣分2114分,罚款428100元;
这是一次联合执法、常态化治超的有益探索,“政府主导,市县联动,部门协调,联合执法”的治超模式初步形成,在2017年12月21日全省交通运输治超联合执法工作培训会上,我市作典型发言;
……
2017年12月14日全市治超“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组建了交通、公安联合治超队伍,市县联动,部门协同,高压严管,疏堵结合,防打并举,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受到省交通运输厅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治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市县联动,宣传发动,全民齐动——治超“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声势大、氛围浓、措施硬
领导重视,市县联动,为打赢治超“攻坚战”提供了坚强后盾。2017年12月初,市委书记蒿慧杰,副市长徐汇川、李军信等相继对治超工作做出批示;12月14日,全市治超“百日攻坚”动员大会召开,治超“百日攻坚”大幕拉开;副市长徐汇川亲自担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听取治超工作汇报,全程领导全市治超工作;市监察、交通、公安等部门负责同志多次明察暗访了解、督促、指导治超工作,有力推动治超工作顺利开展。
动员会召开以后,临颍、舞阳县也迅速响应,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交通、交警会商机制。据统计,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我市成立了由15名交通执法人员、9名公安交警组成的联合执法流动治超大队;舞阳县抽调精干力量40余名成立了6个流动治超中队,临颍县成立了由57名人员组成6个流动治超中队,为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宣传,发动群众,为开展治超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手段,截至目前,我市交通执法部门在全市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出入口、超限检测站沿线共悬挂宣传横幅98条,张贴标语、公告300余张,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在报纸、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及时刊发治超“百日攻坚”行动战果,公示违法信息,大力营造声势,增强警示和威慑作用。同时,我市交通执法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发动公路沿线有正义感的群众成为治超信息员,让群众参与治超、监督治超。
创新方式,健全机制,凝聚合力,联合执法成效初显,常态化治超机制初步形成
专项行动中,我市公安交警、交通执法部门依据《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文件精神,建立了执法职能明晰,执法流程规范,相互监督制约,职能互为补充,工作密切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为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县联动,盘活治超“一盘棋”。针对辖区路网及超限车辆绕行情况,我市交通执法部门科学统筹全市治超执法力量,合理部署执法兵力,构建“守门、卡路、撒网”的治超格局,初步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无死角、常态化治理不间断”。同时,在超限车辆较多的重要路段,不定期开展市县两级联合集中行动,重拳打击超限运输违法行为,对超限违法分子起到了有效震慑。
多措并举,高压治理,治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采取流动灵活战术,发动群众,与违法违章车辆及非法牟利人员斗智斗勇,实施精准打击,于2018年3月1日,一举打掉有预谋、有组织违法车辆19台,形成了有效震慑。用足法律手段,交警对超限违法行为处罚后,交通执法部门再对未采取防尘措施、营运手续不全以及涉嫌改型等违法车辆进一步实施处罚,共处罚46台次,切割改型车辆1台,提高了违法成本,形成车辆不敢超的局面。落实联合惩戒制度,将超限车辆违法信息录入四级联网系统实施联合惩戒,对驾车闯卡严重违法的司机实施行政拘留并列入诚信黑名单。坚持源头治理,清理公路沿途砂石料场,督促县乡道安装限高设施,管住源头,堵住绕行道路。
在实战中锻炼,在磨合中提升,以战代练,内提素质,外树形象
此次“百日攻坚”行动,是我市交通执法综合改革完成后开展的一次大型专项治理行动。面对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人民群众期待,我市交通执法部门迅速投入行动,把“百日攻坚”行动变为了以战代练、以战养人,内提素质、外树形象的难得机遇。
强化廉政执法教育。把廉政教育融入执法全过程让廉洁执法深入执法人员思想,变成自觉行动。健全制度,制订了《联合执法制度规范》、《流动治超规定》、《超限车辆处罚流程》等制度规定,堵塞管理漏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项行动中,监察机关全程参与,对治超工作跟踪问效、督查督导、监督问责,极大地推动了治超工作。
在全市“百日攻坚”行动中,漯河交通执法人圆满完成各项预订目标任务,“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敢打硬仗”的良好对外形象也得到了很好地树立,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处也因此被河南省交通厅评为2017年先进单位。
宁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