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2018年4月20日 星期

书香溢沙澧 满城读书声
——漯河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巡礼
书店里“充电”忙
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举办讲座
学生诵读经典
漯河市依托经典诵读塑造未成年人品格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韩为卿

转自2018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漯河,一个钟灵毓秀、泛舟轻歌的北方水城。淮河的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并在市区交汇,一城春色半城水,揽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休闲长廊于怀中的沿河带,是北方水景城市、森林城市。

漯河,一个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的枢纽城市。明朝永乐年间已是“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的商贾集散中心,有“水旱码头”之称。如今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更是四通八达。

漯河,一个特色鲜明、享誉中外的食品名城。培育出了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全国著名的方便面企业南街村集团、全国首家葡萄糖饮料企业乐天澳的利集团等一批知名食品企业。

漯河,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城市。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裴李岗文化刻画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考古发掘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此,被誉为“字学宗师”,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由此开启的按部首编排的汉字字典编排方法,仍为今天的汉语字典、词典等阅读工具书使用。

漯河,一座古老而又年轻、年轻而又底蕴丰厚的城市。自从贾湖的先民手拿着骨笛开启了华夏文明大门,迎来了中华文化的第一缕曙光,这块土地上就再也没有冷清过。孔子于此思归,楚王在此建台,齐桓公会盟召陵,樊哙封侯舞阳,杜甫吟诗,岳飞舞剑,解缙怀古……从明清时期繁华绝世的水旱码头,到如今中原的经济文化重镇,漯河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在历史进程中卓尔不群。

今天的漯河是全国唯一获得“中国汉字文化名城”这一殊誉的城市,这是一块金招牌。近年来,漯河市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加强对全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倡导全民阅读作为文化民生、文化强市战略的有力抓手,提升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营造起全民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氛围,不断激发深层的文明力量,提升市民文化素养。

书可以塑造人的品性,而城市的品性则是由市民塑造的。“文章华国,诗礼传家。”读书,是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绵延的文明传统。一座城市有水穿城而过则灵动,一座城市因书本馥郁飘香而内秀。这在漯河这座城市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搭平台 全民阅读热情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人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此,漯河提出要大兴读书之风,打造全民阅读名城。

强化顶层设计。漯河制定全民阅读指标体系和《漯河市全民阅读活动实施方案》,各县区开展了300多项全民阅读子活动。搭建全民阅读数字平台。开通了“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等移动阅读服务平台,市民通过平台可访问图书馆移动门户网站,浏览文化新闻、活动预告、新书推荐,查询馆藏信息,进行图书续借,享受数字媒体云服务的便捷。

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是全民阅读的必备条件。漯河市着力推进各级公共图书馆提档升级。加快全市县、区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都达到国家一级馆建设标准。按照统一业务平台、统一编目规则、统一服务标准的要求,对县区、乡镇、社区、学校图书室进行全方位整合,纳入到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市民可“一馆办证、多馆借书、多馆还书、通借通还”,在全省率先建成图书馆四级网络互联互通。扩充总分馆服务体系。目前,已在主城区建成集1个中心馆、3个区总馆、16个分馆、50个流动图书服务点为一体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同时完善职工书屋、农家书屋建设,全市已建成职工书屋近300家,职工书屋藏书已达220多万册、光盘1万多张、报刊150余种,发放图书借阅卡9万张,吸引了十万多名职工前来借阅图书。职工书屋、农家书屋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全覆盖。

■塑品牌 各行各业有典型

“万物争荣,惠风和畅。春祭吉日,咸集字圣殿前,恭祭先哲,缅怀圣贤……”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主办的第八届“清明祭先贤,全城诵经典”活动在许慎文化园举行。当天,来自召陵区许慎中学的1300余名师生及社会各界代表聚首许慎文化园,祭拜“字圣”许慎,诵读经典诗文。召陵区许慎中学师生齐声朗诵《论语》《清明》《满江红》等经典。这是漯河市自2011年以来连续第8年举办“清明祭先贤,全城诵经典”活动。

漯河作为“字圣”故里,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氛围,除了开展“清明祭先贤,全城诵经典”活动,从2005年起,在每年的端午节、“六一”儿童节前夕,全市都要举行一次“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万名儿童集中诵读活动;春节前夕开展“过大年,谢父母”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把经典诵读融入“我们的节日”活动中,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爱我中华的民族情感。

日常,坚持把营造浓厚诵读氛围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做到“经典上墙”,在阅报栏、黑板报、墙报登载经典选粹,在教室走廊、橱窗张贴古诗文及名言警句。市实验小学精选经典文粹制成“经典转筒”,安装在学校道路旁,使经典文化触手可及、举目可看、随处可学。

漯河市还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逐步拓展到家庭、机关、企业、社区和村镇,通过“一带六亲子共读”活动、“党政干部古诗词朗诵表演会”、“经典文化进家庭展演”等多种形式,扩大诵读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带动全社会形成了诵读经典、学习经典的浓厚氛围。

而今在漯河,不论城区还是乡村,每个学校都有“诵读经典小状元”或“背诵大王”。许多孩子都能熟练地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等蒙学经典全文及《论语》《大学》《老子》等经典篇章。在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背诵、吟诵、吟唱中华经典已蔚然成风。这又有效地带动老师、家长阅读经典、爱上阅读。既是母亲又是老师的漯河市民张海燕说:“为人母者须阅读。《梁启超家书》这本书帮助了我,我深入其中反复阅读,受益匪浅,是阅读让我成为一名幸福的母亲。”她说,这些年在“推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漯河”的良好氛围中,经常有文化名家来漯河举办各种讲座。她是这些讲座的常客,每次听完名家的讲座,都会吸取其讲课精华,然后再加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理解心得和学生们分享,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三观。“阅读,是天下最公平的财富。养成阅读的习惯,才是享受生活的关键。无论寒舍陋居还是深宅大院,只要有书的家庭,都会有幸福的种子。”

开展经典诵读,围绕“幸福漯河书香城”这个主题,漯河市还聚合社会力量,积极打造全民阅读创新品牌。以春节、“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端午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全民阅读月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分级、分层、分众形式,开展上下联动、贯穿全年的全民阅读活动。

成立全民阅读公益组织,搭建阅读分享平台。漯河市读书协会入企业、进学校举办阅读讲座,邀请儿童文学作家进校园开展签售活动。漯河日报社组织了水韵沙澧读书会,每月办一次沙澧大讲堂,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文化学者做公益讲座,在推荐好书、分享读书经验和阅读体会的同时,开展以家庭教育、阅读人生、人文历史、热点关注为内容的公益讲座。

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服务平台。市图书馆与市新华书店、萤火虫书店联合推出选读平台,读者可凭读者证、依据借阅规则选书,所选的图书由市图书馆为其买单。据统计,自选读平台推出以来,服务读者1300多人次,选购图书千余册。

举办图书漂流活动。启动“以书养德、以德扬书”图书漂流活动,精选红色经典、廉政文献、地方文献千余册,在全市社区分馆进行漂流借阅,使市民更多地了解党史、廉政文化和本地人文历史。

积极开展“六进”活动。一进村(社区)。在全市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基础上,对全市农家书屋图书进行加工编目,定期对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为书屋配送图书和期刊,丰富农家书屋文献资源。源汇区三里桥村农家书屋被授予“全国示范农家书屋”。二进学校。举办“书香校园行”活动,走进大中院校及小学为在职教师办理读者证,进行优秀图书展销。三进家庭。开展“优秀读者”、“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通过评选表彰一批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优秀读者”和“书香家庭”,使更多的市民和家庭学有榜样,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全民阅读活动中。四进机关。市图书馆以“数字资源进机关”活动为载体,为市直机关工作人员演示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方法,使大家在零碎时间可以在线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资源。五进企业。以职工书屋为阵地,推动职工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六进军营。将军营图书室纳入总分馆服务体系,定期配送图书、期刊进军营,2017年为驻漯部队、警营更新图书2500册。

正是这样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氤氲书香飘满全城,全民阅读的热潮一个接着一个。

■接地气 书香育人成风尚

走进漯河市“书香家庭”获得者边耀刚的家,书柜有2组,藏书千余册,分列在各处,除了在书柜陈列外,为了方便阅读,他们还买了几个活动小书架。可以说,在边耀刚家里,图书随处可见、随手可取。阅读书报是他们全家的必修课,一有空闲,一家人都会捧着书看,家庭中总是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他正在上初中的女儿的阅读量,让老师、同学为之瞠目。

源汇区空冢郭镇关庄村村民于凤花,虽然是一位农家妇女,但她深知阅读的重要性,在督促子女不断学习之余,她与丈夫也认真学习,做好孩子们的榜样,丈夫学装修和机械方面的知识,于凤花学习国家政策,日复一日,孩子们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今,获益于早读书、读书多,两个孩子不负众望,双双考入重点大学,于凤花一家成为村里人学习的榜样。

“开源文化”是漯河市又一处值得解读的亮点。开源文化因水得名、因水而兴,明永乐年间就是商埠重镇、水旱码头的漯河,造就了当时的沙澧繁盛。进入新时期,干河陈村以挖掘历史文化和布局乡土特色为依托,打造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开源街区”,这是一个融通古今文化的品牌。村民响亮提出“文化立社区”的理念,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培育特色文化,以文化人。为此,围绕村民群众需要,完善了图书阅览室、红色网络家园,开展各类读书活动,直接为村民提供家庭教育等公益服务。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量读书活动的开展,让读者在活动中体验着阅读乐趣、品味着浓郁书香,阅读逐步融入漯河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每逢周末,走进市区大大小小的书店,都会看到许多正在阅读的人。

点杯咖啡,捧本喜欢的书,伴着舒缓的音乐,让时间在字里行间静静流淌,让心灵在浓浓书香里细细温润……这样的场景在城区咖啡厅、茶店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成为街头一道亮丽风景线。“现在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增设书吧,定期更换各类好书,更能增加顾客的好感。”正如一位经营者所说的,迎合更多市民的喜好,增加优秀书籍的摆放,成了不少商家的营销手段。

城区如此,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如此,农村同样如此。在学校,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精彩纷呈,让孩子们在书香熏陶中茁壮成长。在机关,持续开展“读好书”等活动,阅读正不断融入干部工作生活,并成为他们的好习惯。在社区,道德讲坛讲述身边好人好事,各类读书会活动使阅读活动更接地气。在企业,阅读分享活动、职工书屋建设,使企业职工读书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在农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让农民也能博览群书。寻常百姓家,通过“书香家庭”和“读书明星”评选,让更多的家长重新捧起了书。许多家庭和个人独特的读书经历、感人的读书成长故事引起市民的赞叹与共鸣。

全民阅读活动是千秋万代的工程,也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工程,漯河市将依托各类载体,继续扎实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加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作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竞争软实力的作用,持续不断地涵养这片热土、滋养每一位市民,建设具活力、品质和幸福感的学习型城市,为漯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书香漯河,给了我们书香城市建设的样板;书香漯河,让我们感受到读书化人的伟大;书香漯河,也宣示了走进新时期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书香漯河,告诉我们,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根本所在。

书香惠人,致远万里;书香育人,泽被后世。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