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卫生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5月9日 星期

立夏后谨防哪些疾病

专家链接
杨艳琴,市三院大内科主任,干部病区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曾研修于北京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北京朝阳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专长:对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病、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抑郁症、睡眠障碍、颅内感染、周围神经病变、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有独特的见解及治疗方

立夏后,气温升高,一些疾病也会随之产生,那么立夏时节我们应该谨防哪些疾病呢?

1.预防红眼病

流行红眼病潜伏期短,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自觉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得了红眼病,一要防止传染,二要及时治疗。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眼部保健,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专用,少去人多的场所,如果需要去,就要做好各项隔离工作。

2.小心脾胃受损

很多老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往往在夏季出现各种胃肠道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入夏后人体胃口自然变差,消化功能减弱,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贪凉嗜好冰寒的食物,使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

3.预防菌痢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

4.预防“热伤风”

夏天感冒俗称“热伤风”。夏季,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出汗量增多,入睡后易使身体受凉而发生感冒。热伤风病情较轻的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情较重的常有高热,而且出汗后热仍不退,并伴有头痛、沉重如裹、身体酸懒、倦怠无力、小便黄赤、舌苔黄腻,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5.谨防皮肤病

夏季天气潮暖,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上夏天人容易出汗,皮肤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