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5月16日 星期

乘风破浪再启航 凝心聚力谱华章

曙光医疗
乐通源德福科技产业园注塑车间
三剑客乳品工业园包装生产线忙碌景象
沙澧产业集聚区鸟瞰
大未来购物中心
大汉河上街
民国河上街
长申玉滨河风情商业街
城区展新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源汇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四三二一”工作布局,持续实施“五大战略”,着力抓好“四个提升”,带领广大干群锐意进取、务实重干,书写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居全市前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新引进、开工各类项目90个,总投资110.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30个。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1.9%;成功创建“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专利导航发展实验区”。骨干企业蒸蒸日上,经济效益持续向好。24个省定、市定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建设任务。沙澧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日益提升,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服务业蓬勃发展。核心商业区人气更旺,全区市场商品年交易额突破140亿元。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头更好,全区重点物流企业达25家。电子商务业发展更快,全区备案登记电商企业达73家,省级示范企业3家、市级示范企业7家、省级电子商务认定企业34家。特色商业区品位更高,大汉河上街、民国河上街、剑桥小镇等项目进展良好;开源大未来购物中心、炎黄部落河上街、螺湾生活广场、同仁堂等投入运营;新引进30多家特色名店,累计入库服务业企业145家、个体经营户1902家;开源景区全年接待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900万元。

城区形象显著改观。“两城同创”成效斐然,高标准打造19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改造沿街墙体立面39.5万平方米,整治提升老旧小区397个,打造特色文化小巷159条,建设各类游园15个。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五大污染围城”污染源全部整改到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3天,同比增加33天。“两改”工作稳妥推进,1093套安置房交付使用;湘江路旧城改造、唐人街世贸中心、挂刀营一期、三里桥一期、东吴一期、毛寨村安置房加快建设。

“三农”地位更加巩固。脱贫攻坚精准发力,“两不愁四保障”政策全部落实,“六改一增”项目深入实施,去年全区373户1033人贫困人口,每户都有两项以上增收帮扶措施,全年共脱贫退出70户224人。新发展林果、蔬菜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3600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000亩。农村环境持续改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2018年,全区工作重点:打好“三大攻坚战”、抓住“五项重点”、强化“两大保障”。为此,我区调整成立了五大指挥部和两个保障领导小组,全部由区委常委担任指挥长,所有县级领导全部参与,把各项工作纳入五大指挥部,实行“项目揽总、指挥部推进”,充分发挥指挥部统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妥善化解企业风险,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房地产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社会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项目。抓好因病、因残致贫等贫困户帮扶。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就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工地“七个百分之百”管控措施。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持开展城乡清洁行动。彻底消除辖区黑臭水体。强化澧河饮用水源保护。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建立污染源大数据库,坚定不移打好环保攻坚战。

抓住五项重点。抓好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成立区招商局和五大招商基地,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做好产业集聚区市场化运作,加强与南通三建战略合作,加快西扩区域建设。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着力抓“两改”,积极与市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生态水城建设、生态绿城建设等“三年行动计划”对接,加快推进“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项目。大力实施“文明家园”示范工程,着力抓“百城提质”,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力度。抓好“三产”服务业发展与特色商业区建设。发挥以昌建广场、丹尼斯、新玛特等商业集聚效应,引进一批高端商业品牌。加快开源南部新城建设,带动周边村庄实现城镇化;争创全省一星特色商业区和国家5A级景区。抓好乡村振兴发展。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抓好党建及社会事业管理。抓好党建引领,探索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强力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区监察委员会作用。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着力实现监督零盲区、全覆盖。抓好信访稳定,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两大保障。强化经济发展要素保障。争取更多转移支付和政策性补助资金。科学实施一批PPP项目,拓展资金运作空间。加大政企对接,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土地方面,在城区开展违法建设、违法占地治理。对效益不佳的项目,实施“腾笼换鸟”;对新上项目的用地申请严格审核,确保集约用地。强化考核督导保障。坚持以上率下,积极推行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办、村,县级干部代理省市区重点项目等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台账化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实施重点工作过程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在全区营造风清气正、敢闯敢干的氛围。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支持年轻后备干部参与重点工作。

■文/于 琦 图/本报记者 王晓东 焦海洋 通讯员 郑 杰 版式/本报记者 付广亚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