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5月25日 星期

张嘎: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劳模风采

■本报记者 刘 丹

他在担任龙城镇十五里店村驻村第一书记的两年时间里,让村里旧貌换新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一位共产党员敬业务实、勇于面对困难的优秀品质。他,就是漯河市“劳动模范”、郾城区交通运输局工程师张嘎。

2016年2月,张嘎被组织选派到龙城镇十五里店村驻村。为了尽快吃透村情,张嘎坚持吃住在村,每天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摸排调研,分类梳理出涉及桃树品种老化,人居环境脏、乱、差,临街商户占道经营严重,大墙王村、何庄村道路不畅,村民文化业余生活不丰富等问题,制订成“113台账”,并与村“两委”干部认真讨论分析,制订出十五里店村三年发展规划,梳理出急需解决的重点工作,为接下来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时,大墙王村、何庄村两个自然村的部分道路还是土路,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张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与本单位协调,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争取通村道路建设项目4公里,协调砖渣300余车,安装路灯40盏,墙体罩白2万平方米,种植绿化树300多棵,铺设排水管道800米,栽种花草600平方米,改建危墙400多米,建花池栅栏1800多米,绘制文化墙800平方米。

为加快村里文化广场建设的步伐,他多次到涉及的拆迁商户家里做思想工作,以真情换真心,赢得了商户的理解和支持。目前涉及的4家商户全部搬迁完毕,临街的10间门面也安全拆除,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终于实现了南北贯通。与此同时,他又从区教体局协调了一批健身器材,让群众有了一个休闲、文化、娱乐的好去处。在张嘎的努力下,十五里店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市区检查验收评比中名列前茅。

在张嘎看来,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针对全村困难群众10户、29人的现状,他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走访调研、因人而异制订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并筹措资金为他们购买优质桃树,帮助发展优质桃树种植;对有务工条件但没有出路的家庭成员,帮助他们和企业对接,为其安排工作;对肢残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他积极为其申请低保、社会捐助,进行临时救助。通过精准扶贫,贫困户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嘎沉下身子一心为民的行为赢得了广大干群的好评和上级组织部门的认可,他带领村民开展的文明村创建工作成效凸显,十五里店村被授予市级“文明示范村”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先后收获了2016年度千名干部下基层“年度之星”、郾城区“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千名干部下基层优秀派驻干部、2017年郾城区帮扶先进典型、漯河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郾城区帮扶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