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6月8日 星期

让“民生体育”惠及更多群众
——市体育局推进民生实事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蒿中刚

通 讯 员 刘喻辉

“每周六大家在这儿打打球,既锻炼了身体又交了很多爱好打球的朋友。”6月2日上午,正在黄河广场篮球场内热身的“上班族”小吴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早晚,到黄河广场锻炼锻炼身体和朋友们聊聊天,已成为附近居民的生活习惯。

“针对广场周边居民相对集中的实际情况,市体育局与郾城区教体局共同对广场进行了重新规划,完善了广场的健身功能,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台、路径器材、棋牌桌等多种健身设施,把黄河广场打造成了多功能社区广场,真正成了附近群众健身的主阵地。”郾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黄河广场只是近年来市体育局落实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健身广场,在漯河市区和农村还有许多。

建设完善100个城乡居民广场健身设施,是市体育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具体抓手,也是服务群众健身做出的民生承诺,已经连续履行了七年。七年来,市体育局逐年超额完成任务,目前,已经为1500多个村(含行政村和自然村)、157个社区(含小区、新型农村社区)、100个街头转角健身游园、沙澧国家体育公园配备了大量健身设施。

城区“十分钟健身圈”既方便又舒心

“居民从小区出来,不出十分钟,就能找到健身场地,群众健身已经常态化和生活化。”市体育局群体科相关负责人所说的就是市体育局打造的城市居民“十分钟健身圈”的效果。近年来,市体育局加大协调和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社区、街头、公园、广场等公共场地,“见缝插体”,让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增多变好。

如今,黄河广场、双汇广场、烟厂花园、会展中心等一批社区居民健身广场成为居民健身的好去处;沙澧国家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成了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健身锻炼成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让农村群众享受到更均衡更充分的健身保障

“我们村刚刚建好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广场,市体育局就通过区教体局为我们及时配备上了健身器材,这下我们的多功能广场名副其实了。”召陵区老窝镇老许村党支部书记李彭云高兴地对记者说。

按照“服务大局、均衡发展”的建设思路和“借势借力、重点倾斜”的工作方法,市体育局积极争取省体育局专项资金,加大市体彩公益金配套投入力度,为全市具备场地条件的983个行政村配备了健身设施,同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尤其在2016年、2017年,市体育局全力配合扶贫攻坚工作大局,为全市贫困村高标准配备了健身设施。

积极探索建管长效机制

“今后,市民如果发现身边的健身器材有损坏现象,可及时拨打该健身器材所属县(区)体育部门报修电话,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解决,确保群众健身安全。”针对健身设施中群众关心的管理维护问题,市体育局群体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有效解决健身设施“重建设、轻管理”难题,2017年,市政府出台了《漯河市群众体育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市体育局负责全市群众体育健身器材的规划、审批、建设和更新,县(区)体育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群众体育健身器材的规划、建设和更新及管理、维护。明确规定实行谁接收谁管理的原则: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公园广场管理部门、机关、企事业组织等接收器材的组织和单位作为器材接收方,承担器材的日常管理维护责任和因管理维护不善引发的安全责任。

“近年来,我们以落实民生实事为契机,积极履行体育职能和对群众的承诺,扎实推进城乡健身设施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健身设施配建管理长效机制,我们的初心始终没变,那就是让“民生体育”的福祉惠及更多群众,帮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健身锻炼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瞄准群众健身需求,着力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和‘怎样科学健身’的问题,推动群众自觉健身、便利健身、科学健身、文明健身。”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各县区及功能区健身器材报修电话:

临颍县:8866818

舞阳县:7136579

源汇区:2388923

郾城区:3325819

召陵区:3383983

经济技术开发区:5757978

西城区:6815558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3195187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