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6月22日 星期

种菜用上新技术 减了成本增效益

朱军辉(右)和市菜办技术人员一起察看番茄长势。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这里面凉快得很,不信你进来感受一下。”6月21日上午,在郾城区龙城镇冢马村,记者刚走到郾城区航启家庭农场大门口,农场负责人朱军辉就热情地打招呼,拉着记者向一个白色的温室大棚走去。

记者站在温室大棚门口,感到阵阵凉意。“真奇怪,按常理来说,温室大棚里面的温度一般都比外面高十多度。为啥你这个大棚里这么凉快?”记者百思不得其解。“大棚外面喷了一种药剂。”朱军辉神秘地笑了。原来,今年5月底,朱军辉在市菜办技术人员牛永胜的指导下,在每个大棚上都喷了一种名叫大棚遮阴降温剂的化学制剂,现在他的蔬菜大棚里的温度比室外至少低8℃。

市菜办高级农艺师宋新华告诉记者,大棚里的番茄、黄瓜等蔬菜最佳生长温度在15℃~30℃,而夏季室外温度经常超出35℃,普通大棚里的温度就更高了,蔬果品质较差,产量也明显下降。“喷了大棚遮阴降温剂后,高温天气下大棚里的温度也能始终保持在30℃以下,这样就能保障番茄等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不受影响。”朱军辉告诉记者,大棚遮阴降温剂的降温效果从6月份持续到9月初,以后降温剂就挥发了,不影响大棚膜的正常使用。

大棚里,工人有说有笑地采摘番茄。“你看我的番茄和普通的番茄有啥不同?”站在一人多高的番茄植株前,朱军辉问记者。“比普通的番茄高,其他看不出有啥区别。”记者回答后,又仔细看,发现番茄植株的下半部分叶子全部被去掉了,上面新长出来的茎又结出了4层果实。

“这是一项节省成本、增加效益的新技术。”朱军辉告诉记者,正常的番茄最多结出5层果实,他在番茄第5层果实快成熟时,把番茄的主头打掉,留一个侧芽。“这个侧芽会长出新番茄。”朱军辉告诉记者,这样做一举多得:能节省番茄苗费用和二次种植的人工成本;每亩地能增产2500公斤左右;在每年7月、8月番茄青黄不接的时候卖个好价钱。

“去年,我在市菜办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就已用上了新技术。”朱军辉告诉记者,他专门在大棚基地前开办了蔬菜超市,这种高品质番茄十分紧俏。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