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在临颍县瓦店镇沟王村,见到驻村第一书记孙志朝,大家都会亲切地喊一声“孙书记”。2017年12月,临颍县工商局瓦店工商所副所长孙志朝被派任沟王村第一书记,从那时起,入户走访、精准识贫、讲解政策、精准帮扶、为村子的发展想点子、出主意……孙志朝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为沟王村的发展、贫困户的脱贫贡献着自己的一分力量。
扑下身子
为村子发展尽心尽力
农民出身的孙志朝对农村的情况很熟悉,刚来到沟王村,孙志朝就马上投入了工作。他走访了沟王村四个自然村,掌握了村里的情况,对于沟王村的扶贫工作,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发展村集体经济,他也是做到了心中有数。
看到村里卫生情况较差,他首先从村容村貌入手,协调各方动用人工以及机械连续工作20多天,把村里的陈年垃圾清理干净。村里只有三名保洁员,孙志朝看到因人员少保洁效果不太好,因此,他又和村“两委”商量增加了八名保洁员,而这八个人都是村里的贫困户,这样既保证了村里的卫生状况逐渐转好,又为部分贫困户的生活提供了一份保障。
在工作中,如何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更好地为村子的发展服务?这也是孙志朝反复思考的问题。经过和村“两委”商议,孙志朝决定提高党员的扶贫意识,对党员定岗定责,帮助村“两委”进行扶贫政策的宣传。
用心用情
帮助贫困户脱贫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积极配合村“两委”,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下,避免错评、漏评、错退,并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前提下,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聚百家心,办百家事,进一步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摸清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找准各家各户的贫困根源,确定贫困户的贫困类型,因户施策,做到精准帮扶。
村民万建德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大儿子在外打工,小儿子在外地上学。去年,万建德的大儿子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这对于本身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今年年初,万建德的大儿子身体慢慢恢复了一些,能坐在轮椅上活动。孙志朝了解到这种情况,帮助他办理了残疾证,申请了低保,并向他提供各种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书籍,对他进行鼓励和心理疏导,让他逐渐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目前,沟王村还有21户贫困户。“我对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很有信心做好。我们计划到今年年底再脱贫6户。”任第一书记刚半年的孙志朝说,他和村“两委”商议后,制订了沟王村发展年度计划和三年规划,对村里的荒坑荒地、一户多宅的情况进行整治,帮助村里木材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孙志朝怀着一颗赤诚的心,用自己的行动一笔一画地描绘着沟王村的脱贫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