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晓峰
通 讯 员 刘明杰 连东升
7月10日,主题党日,源汇区老街街道党工委书记魏留宏带领6名党员来到孟庙镇西营村,为环卫站党支部党员应荣安送来了街道优秀党员证书。
见到书记亲自来家里送证书,应荣安既意外又激动:“魏书记,我只是一名干粗活儿的环卫工,给我这份荣誉,太重了!”
“老应,付出就有收获,这都是你应得的。”魏留宏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把荣誉送到应荣安家,就是要让村里的老少爷们都知道,应荣安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这是老街街道党工委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一个剪影。
去年以来,老街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抓手,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努力让党员动起来、支部活起来。
党员全覆盖 人人动起来
街道党工委制订下发《关于规范化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对活动对象、时间、地点、内容作出具体安排,要求所有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一对N联系。针对目前部分社区党员参与主题党日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情况,街道党工委实行机关在职党员与社区党员一对N联系制度,每名在职党员负责联系3至5名社区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送党课上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开展送党课上门活动。8月10日,主题党日,受降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荆海燕一行3人来到80多岁的老党员张合潮家,为他讲解了市委、区委全会精神。得知漯河要实施“四城同建”,老人高兴地说:“我们漯河会越建越漂亮!”
开设网络课堂。流动党员在外务工无法参加主题党日集中活动,街道党工委就在“务实老街”公众号上开设网络课堂,把主题党日的学习内容、活动开展情况等,制作成视频、文字资料,及时向他们推送,保障他们能及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实现学习“异地同堂”“异时同效”。
支部创品牌 形式新起来
各支部结合实际,以活动为载体,创新、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打造主题党日活动品牌。
走出去学习。各支部用好身边红色学习教育基地,组织广大党员外出参观学习、接受教育。今年以来,受降路社区党支部、老街社区党支部等先后在3个主题党日活动日当天,组织党员到南街村党史馆、城市规划展示馆、抗战纪念馆等处接受学习教育。
讲课送上门。对在岗位上工作不能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各支部发挥“流动讲习所”的作用,送党课到岗位。8月10日,主题党日,新华街党支部“流动讲习所”在文化宫服饰广场集中宣讲了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和消防安全知识,深受好评。
坐下来研讨。每季度最后一个主题党日,街道党工委组织各支部书记、党建专干围坐在一起,对本季度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述职评议、研讨交流,围绕如何进一步创新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建言献策,集思广益。
制度作保障 成效显出来
为推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出实效、见成果,街道党工委先后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督促各党支部严格落实相关工作制度,建立“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台账,实行“一月一审定一报备”制度,做到“六有”,即有年度活动计划、有月度活动方案、有学习资料、有学习笔记、有活动记录及图片、有党员活动签到表。同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内容,党员参加活动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积分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确保“支部主题党日”不走过场、不摆样子、不流于形式,抓出实效。
主题党日活动,强化了党员意识,提醒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忘党性宗旨和使命初心,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创文”工作中,党员拼在一线、勇当先锋。党员史建华为了清理占道经营,不分节假日,起早贪黑地工作;党员王磊日夜奋战在环保攻坚一线,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为民服务上,党员走街串巷、心系群众。支部书记关广华扎根社区十余载,满腔热情服务社区群众;党员陈红乐在家开办讲习所,为附近的党员提供了学习活动场所……
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中,党员连续作战、日夜奔波。党支部书记邓伟带领社区工作人员顶烈日冒酷暑,一天走访群众70多户;党员李洪刚,为了做好信息的汇总梳理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
魏留宏表示,党内政治生活是个“大熔炉”,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个好载体。老街的实践证明,只有制度上的不断规范、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主题党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开出实效,引领广大党员回归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好传统,在一次次具体的活动中锤炼党性、升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