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如果要问郾城人这半年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满城新景亮丽纷呈:
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环卫车辆穿梭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以克论净”、道牙无尘、路见本色成为常态;
一个月时间里,少则搁置3年、多则僵持7年的棚改项目先后打破僵局,南街项目、镇中西侧项目、五里庙项目多块地征拆任务实现“清零”,碾盘张项目征拆任务单月过半;
以“绿”为令,“绿满郾城”行动全面推进,城乡绿化齐头并进,全区已完成造林一万多亩;
龙江路、解放路、太白山路和泰山路(嫩江路以南)等道路贯通工程遗留问题全部解决,牡丹江路、岷江路、城市外围排水河道疏浚工程等完美收官;
……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今年以来,郾城区紧紧围绕打造环境更美的生态宜居示范区这一目标,以百城建设提质暨城市“双修”工程为抓手,全力抓基础、促统筹,竭力提品质、惠民生,让城市“颜值”与“气质”双提升,越来越多的郾城人感受到了身边发生的变化。
破旧立新
改出城市新风貌
白天,棚改现场机器轰鸣,施工热火朝天;夜里,工作人员趁群众在家,走村入户、宣传政策……一份份征迁协议顺利签订,一片片低矮破旧的房屋倒下,一幢幢返迁安置房拔地而起,郾城区用速度与力度书写出一份熠熠生辉的民生答卷,正实现着古老城区新一轮的涅槃重生。
城市的发展是破旧立新的过程。郾城区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腾空间、补短板,优环境、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并作为全区中心任务、城建头号工程、民生第一要事,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的棚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15名县级干部牵头负责、25个区直单位全程配合,研究并确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净地出让、律师参与”的新模式,在全市率先采取“房屋预征收”方式,有效解决了征拆难、融资难、建设慢、回迁慢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最强的领导主抓项目,以最强的力量配合项目,清单式管理手续,一站式搞好服务,保证了各个棚改项目顺利实施、快速推进,全区棚户区改造势如破竹,周边县区先后来郾城学习考察。与此同时,强力拆除城区“两违”,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千人拆违执法队,摆重兵、出重拳,累计拆除违章建筑70余处10万平方米,尤其是拆除了亚力太、大道谷物等违章建筑,达到了拆除一处、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预期效果。此外,市场路、淞江路、辽河路等重点道路沿线和淞江美食城、区中医院南侧等重点区域集中整治正在实施。
有破就要有立。在拆旧的同时,郾城区全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岷江路、牡丹江路、太白山路沙河桥等建成通车,井冈山路(黄河路至汾河路)、牡丹江路(井冈山路至107国道)等道路升级改造,沙河大二期、幸福渠生态水系工程快速推进,回马村、南街两湖区域、梁山路黑臭水体整治有力,累计铺设排水管道1600米。此外,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团队多次对郾城街区立面改造进行整体规划,启动了陵园路和祁山路老旧街区墙体立面改造方案制订和图纸设计;积极借鉴长沙市都正街街区改造经验,谋划了老城区街区改造项目,拟于近期启动规划设计。
破旧立新,破除了发展藩篱,立出了城市新风貌。今年以来,郾城区累计启动建设安置房5415套,基本建成安置房2673套,安置、回迁等任务全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市农业局家属院、市武装部家属院、昆仑花园等41个老旧小区的整治工作同步完成,改造空中管线10.3万米,改造背街小巷105条,(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