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血栓,相信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然而常见的心脏病、中风这些心血管疾病大部分都是血栓导致的。导致血栓的原因主要是血管壁血液不断沉积,直接堵住体内血管,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对血栓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监测的能力,有效预防血栓疾病的发生。
血栓形成后会有哪些症状
1.睡觉流口水。虽然睡觉流口水很常见,但仍然需要留心,因为血栓会导致咽腔局部肌肉功能障碍,睡觉流口水就是症状之一,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如果经常在睡觉时流口水,就要考虑到是不是由血栓引起的。
2.头部眩晕。头晕是脑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状,早上起床时症状明显。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更加注意,如果在短短两天内出现超过五次头晕,或者在疲劳工作和沐浴后感到头晕,则应注意是否是由血栓引起的。
3.四肢肿胀。四肢肿胀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之一。血栓会导致腿部的血液流动受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肿胀,特别是当大腿肿胀并有痛感时,就要警惕是不是血栓“找上门”。
4.胸痛及呼吸、心跳加快。血栓可能脱落并跟随血液流入肺部,如果血栓较大,则会卡在肺动脉的分支或躯干上,引起大面积肺梗塞,导致胸闷、胸痛、咳嗽、呼吸道阻塞等不适,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血栓
1.养成喝水的习惯。平时养成饮水习惯,睡前和早起后喝一杯水,每日饮水1000~2000毫升,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所以别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2.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蛋白会沉淀在血管壁上,促进低密度蛋白的溶解,使血液顺畅流动并防止动脉硬化。饮食调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比如经常吃些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芹菜、黄瓜、胡萝卜、葡萄、黑木耳等。
3.参加体育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很容易导致血液凝块形成,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稀释,黏滞性下降,平常应多做体操、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慢跑等。(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漯河健康教育)市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