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甫
以前,胡桥村是大郭镇一个出了名的软弱涣散村,村民经常为鸡毛蒜皮的事相互谩骂甚至大打出手。而如今,村里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民强村带头人和“三强”型(综合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工作能力强)村干部队伍,好人好事、凡人善举层出不穷。这一切变化,归功于胡桥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领头雁领出全村希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1985年正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胡青举,曾甘愿放弃在城里工作的人生机遇,毅然决定回到村里发展。“自己富裕不算本事,老少爷们富了才是我最大的成就。”胡青举告诉记者,在他的劝说下,同村在临颍县城上班的胡新民也放弃工作,回到胡桥村帮助大家发展集体经济。
1999年,经胡桥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在村里大力发展苗木基地培育产业。“种树能挣到钱吗?”“树木的生长周期要好几年,啥时候才能回过本来?”部分村民对胡青举等人的这种做法产生怀疑,有的不但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而且还公开嘲笑他们“疯了”。“不管别人说啥,咱们党员干部首先要抱有必胜的信心,要带头干。”胡青举多次在村党员干部会上强调,“村民们不同意流转土地,咱们就一家一户地上门做思想工作。”
通过给部分群众做思想工作,胡桥村的第一个苗木绿化基地终于建成。当年,胡青举等人通过借亲戚、求朋友,先期把每亩600元的土地租金支付给了愿意租赁土地的农户。“虽然只有30亩地,但这是大伙儿未来的希望,也是我们村干部党员集体努力的结果。”胡新民告诉记者,种植的苗木第二年就迎来收获,当时卖出去了十来亩的绿化树。胡桥村一下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村子。很多村民看到苗木也能挣钱,纷纷找到讲信义、有作为的胡青举,想把自己的土地承包给他。
主心骨赢得村民信任
主心骨,对于村民来说是一种吸引、一种凝聚。“胡桥村目前共有农户462户,一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党员人数63人。”胡青举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了村民赞誉、信任的主心骨。
胡桥村选拔了一批思想觉悟高、经济意识强、乐于奉献、敢拼敢干的同志,组成了一支富有朝气、善于开拓、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在平时,村“两委”班子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不断强化党性,有效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组织基础。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