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产经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13日 星期

秦春峰:让贫困村焕发生机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平坦的道路、整洁的村容……如今,走进临颍县窝城镇张堂村,你很难想象村子在两年前还是道路凹凸不平、污水横流的样子。而这些改变都与包村干部秦春峰的付出密不可分。2016年,秦春峰被委派到贫困村张堂村担任包村干部。面对繁琐、沉重的扶贫工作,他不惧压力,以高度的责任感迅速投入工作,使张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到村子不久,就有村民向秦春峰反映贫困户的认定存在问题,个别符合标准的村民未被纳入贫困户,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村民却成了贫困户。为此,秦春峰立刻组织开展“大走访、大调查”工作。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和村脱贫责任组成员一起,按照精准识别“六步工作法”,逐户走访,登记信息,核算收入。按照程序,组织召开民主评议会,严格标准,公开公示,完成建档立卡。最终,张堂村的贫困户由70户变为31户,其中新纳入贫困户4户。

在村里,你总能看到秦春峰忙碌的身影,他不仅要保证扶贫政策落实到户,还特别关心贫困村民的衣食住行。在采访中一位贫困村民告诉记者,大家都信任秦春峰,把他当成家人,有困难就找他。贫困户张志庆的房子破败不堪,每到下雨天就漏水。秦春峰了解情况后,依托“危房改造”项目,帮助张志庆盖了两间新房,随后依托“六改一增”项目,平了地面,砌了围墙。“春峰真是把我们这些贫困户放在心里,生怕我住在老房子里出了什么事。”张志庆说,“盖房子的时候,他每天都往我家跑,盼着我赶紧住上新房。”

秦春峰知道,扶贫光靠关心、政策是不够的。因此,他不仅组织一些贫困户到镇上学习种植技术,引导他们种植经济作物,还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外出打工,通过稳定增收实现脱贫。贫困户张英瑞身体孱弱,妻子患有腰椎疾病,俩人均无劳动能力。儿子要照顾老人,带母亲四处就医,儿媳要带两个孩子,一家人就靠几亩地生活。2016年年底,张英瑞妻子的病情趋于稳定,得知情况后,秦春峰来到张英瑞家中,鼓励他儿子外出打工,并提供了一些招聘信息。2017年年底,张英瑞一家脱贫,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此外,针对村子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秦春峰和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制订规划,把充分利用和争取贫困村基础项目建设摆在脱贫工作的重要位置。“经多方协调和争取,张堂村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提升,全村硬化道路2180米,还修建了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厕所,下水道建设也已完工,村室搬迁项目用地已达成协议,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秦春峰说。

秦春峰的努力得到群众和领导的一致认可,但他不骄不躁,已经有了下一步打算。“接下来,我和脱贫责任组的其他成员将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的重要途径,早日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